李聰聰
摘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強國之路,在全民健身的道路上,我們不能忽略我們的學校體育,特別是基礎教學中的體育課堂,作為一名小學體育老師,小學體育課堂開心快樂、趣味性、教育意義等固然重要,然而體育強身健體的基礎作用我們不能忽略,小學階段又是基礎階段,在基礎階段給身體打好基礎,仔細想想這更是重中之重,那么身體素質的練習是小學體育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不管事穿插其中還是單獨設計環節,這對體育課、學校體育甚至對學生未來美好生活都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
關鍵詞:身體素質;小學;體育課
一、身體素質是專項技能學習的基礎支撐
根據我們新課標理念以及教學目標,小學階段我們要學習走、跑、跳、投、小足球、小籃球、體操等等這其中很多都是技術性強的項目,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沒有腿部力量,沒有速度和爆發力怎么能夠跳的高、跳的遠?如果耐力、速度素質不夠,那么在一場籃球、足球比賽中,如何在場上快速進攻以及快速退防,如何完成比賽?如果沒有爆發力的支撐,如何一氣呵成完成擲準、擲遠?由此可見每一項專項技能的學習發展都需要幾個方面身體素質的支撐。體育教學必須要兼顧體能訓練和技能學習。小學階段更應加強體能訓練,從而為學生中學的體育學習打下基礎。小學體育課身體素質練習的滲透——必不可少。
二、身體素質是終身體育基礎保障
終身體育指的是一個人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和體育教育。對于終身體育的含義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終身體育的重要核心就是讓人們進行一生的體育鍛煉,從而提升國民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第二,堅持終身體育思想,進行體育教學,就是要傳授給學生一些運動方面的技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行為,讓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后還堅持進行體育鍛煉;第三,終身體育最重要的是要求一個人一生自覺主動的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對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身體素質的加強會讓終身體育不再是紙上談兵,會讓你直觀看到身體的變化,會讓你體會到變化帶給學習生活中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其實就帶給我們一些思考,終身體育的號召與身體素質的加強是相互促進的,是互利互惠的。因此,我們小學體育課堂的身體素質練習——必不可少。
三、身體素質促進良好性格的形成
以上我們提到,身體素質的加強能夠促進專項技能的學習,也能夠促進終身體育的形成,同樣在身體素質練習的過程能夠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自律,生活學習更加積極,久而久之會改善一個人的性格,讓人變得更加的自信、活潑、開朗。如果從小就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體育課堂的組織、滲入身體素質的練習,不管是結果、還是過程都會慢慢的改善一個人,從外到內。聯系的過程會讓你超越自我,克服困難、克服懶惰,提高精神狀態;練習的結果會讓你體質變強,從而促進你自信心的增加,收獲好的心態,更好更加積極的面對困難,從而促進良好品格的形成與提升;體能的提高、本體感受的良好體驗、精神狀態的提升與文化課的學習以及與老師、同學、家長、朋友的交際等方面呈現正相關的關系,互利共生、追求共贏從大方面講是全球國與國之間的追求,從百年大計的教育來說,我們的基礎教育,加強身體素質練習既有直接的有利影響,又有能促進良好性格的形成,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四、當今大環境下身體素質的重視是教育改革的選擇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知識改變命運…”這些一系列告訴我們認真讀書學習,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對現階段的中國教育仍然有極大的影響,在這種思想的弊端下,我們的改革也正在利用這種思想,考試是檢驗知識的方法途徑,是選拔人才的方式,那么對考試的重視是顯而易見的,現在的教育改革也從從此入手,較強素質教育,從德智體美全方面入手,更讓人清楚認知的是體育中考的不斷改革,體育成績在考試中的重要性的顯現,最常見的體育中考分數比重的不斷提高,體育高考實現大學夢,改變命運的現狀,體育產業的變化以及其影響力,最能體現的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矛盾的改變。這些的變化就是歷史潮流對體育的選擇,必然也是教育中對體育肯定,體育課堂的不斷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身體素質是體育最基礎的追求,那么它也必然存在與體育課堂,不管它的形式如何變化。
五、小結
綜上所述,用一個圖形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身體素質的發展是有利于專項技能的學習,能夠實現終身體育,促進學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順應了教育的改革;反之,跟身體素質發展程正相關的因素也能夠對身體素質、體能的提高起到很好的反向促進,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在小學階段體育課身體素質的發展對祖國未來的花朵的成長打下堅實根基,體育課的改革,對密度強度的要求本身就是讓孩子保持好動的天性,回歸體育課的本質。
參考文獻:
[1]湯海燕,彭榮陽.簡析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運動,2017,1674- 151X(2017)17-064-02.
[2]陳玉容.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J].教改·教研,2016,03-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