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海魚
摘要: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因考慮到需要提升學生職業素質,所以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需要注重到職業素養的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有利于將來發展。當前,部分高職的體育教學并沒有結合這一方面,教學存在相對缺陷,因此有必要進行相應的改革。
關鍵詞:職業素養;高職教學;體育教學;教學改革
當前高職體育教育的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為了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將來的發展,高職體育教育要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職業素質的培養應該成為當前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方向。為此高職體育教學要進行必要的調整,結合學科的教學特點,將職業素養培養與體育教學相結合,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創造基礎條件。
一、高職體育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明確教學目標
近年來國內的高職教育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體育教學缺少目標性,課程沒有針對職業素質培養形成相應的教學體系,部分高職的體育教學照搬了普通校的教學模式,由于體育教學的目標不明確,因此教學效果不好。近年來高職的體育教學雖然從原有的片面提升體育考核成績轉變向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教學方式還在探索與完善階段,教學目標不明確制約著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教學方式問題
教學方式體現為教學內容的傳達方式。部分高職的體育教學還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沒有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因此難以對學生的職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在體育教學還在沿用教師為主教學的模式,教學內容多集于傳統的三大球與田徑項目,沒有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完善教學方式。因此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難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缺少學習的興趣。而高職體育教學不僅要實現強身健身體的目的,還要借助體育教學對職業病的預防起到輔助作用。
(三)教學理論的問題
體育教學在改革中也需要有教學理論的支持。部分高職的體育教學沒有結合當前的教學改革。由于受原有教學思想的束縛,教學內容多集中于競技項目,體育教學沒有結合職業素養培養,由于教學內容的片面性,因此難以為學生個人將來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缺陷缺少配套的理論支持有一定的關系。在體育教學目標發生變化時,體育教學也需要有新的理論作為指導。
(四)體育教學與職業教育的融合
不同于普通院校,高職教學要注重強化學生了職業能力。因此體育教學的改革要考慮到高職育人的特殊性,要實現體育教學與職業教育的融合。在體育教學要針對職業教學的特點進行必要的調整,在融合發展中要突出職業教育的方向與目標。但是當前部分高職的體育教學沒有針對職業教育加以完善,體育教學脫離了職業素養培養這一改革方向,體育教學的效果受到了限制。
二、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方向
(一)體育教學要以職業素養培養為目標
高職的體育教學改革要明確方向,要以職業素養培養為目標。當前高職教學方向定位于職業導向,注重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教學目標要區別于普通高校。高職的體育教學要有利于提升學生職業素養。高職的體育教學要有改革措施,要將體育教學與職業素養培養相融合,教師的體育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素質提升方法,還要形成具有職業特色的教學模式。高職的體育教學目標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比如體育教學可以包括有關職業病的預防知識,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會主動預防職業病。
(二)體育教學內容要考慮學生的職業發展
高職體育教學內容要考慮到學生的職業發展,體育教學內容要針對學生的職業發展進行必要的調整,教學內容要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要實現體育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提升與個人職業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體育教學要結合高職的專業特點,形成具有高職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比如對于市場營銷、導游專業,體育教學可以融入戶外運動、街舞等新式內容,這些體育項目有利于培養學生開拓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耐力與身體協調能力,以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三)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
高職的體育教學要考慮到學生的職業發展進行變革,要改變傳統授課方式存原局限性。比如可以不再采用原有班級式的授課模式,針對學生的專業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重新組織具有專業化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可減少傳統的必修課、增加與專業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還可以消除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單一的不利影響,提升體育教學在職業素養培養方面的作用。
三、結語
高職體育教學要密切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消除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實現職業素養的培養,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林桂池.高職院校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探討[J].山東體育科技,2009,1(1):71-73.
[2]張建華.河南省高職院校實施職業實用性體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河南大學,2008.
[3]何康.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體育課程模塊教學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