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晨
摘要:“LightPhysicaltraining”即輕體育,屬于大眾體育的類別,是歐美體育界為大眾健身提出的一種新型體育運動類型。輕體育也被稱為“輕松運動”或者是“快樂體育”,是一種適合群眾的體育形式。輕體育形式靈活,非正式,運動強度不那么大。輕體育的倡導者的觀點是:“利用所有可用的時間和空間,讓人們感覺更舒適,更快樂,更可接受和更持久的體育鍛煉。”而在現如今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當中,輕體育無疑是可以推進現有體育教學體制改革的一種現代化的體育運動形式。
關鍵詞:輕體育;高校教學;教育改革
一、輕體育對于體育教學體制改革的意義
現今一些國度迅速興起的“輕體育”運動已被愈來愈多的健身喜好者所接受,成為了城市里公共體育健身的新的鍛煉形式。“輕體育”以豐碩多彩、輕松興奮的情勢,活潑活躍的內容,作為青年人喜愛的體育運動形式,有著使人們放下身心束縛,讓人們恢復精力,改良情感,促進身體健康的功效。“輕體育”的鼓起,是公共體育順應人們的需求,重視精力調理與心思調適的結果。在現代醫學的理論基礎上,身體和心理是密切相關的,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和前提,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保證和動力。實驗表明,適度負荷的體育鍛煉有助于緩解心理壓力,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緒。“輕體育”可以作為人們適度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手段,讓人們在活動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舒適愉快的心情,或者降低生活當中的身心疲勞。幫助人們保持活動結束后的工作狀態。消除不當負荷和壓力狀態。
體育鍛煉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體育課程在高校教育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傳統的教育體育思想長期以來一直阻礙著高校的體育教學體制的改革。雖然體育教學與提高學生的體質和功能水平密切相關,但其枯燥乏味的工作分離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影響了大多數學生的興趣。單調乏味的“體育教學”影響了課余體育的發展。“體育成績導向”的體育觀念影響著體育社會化和終身體育理念在社會中的發展,但對于體育成績的追求遠遠不是人們在現代快節奏社會生活中追求的體育目標。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必須從激發學生興趣,激活課外體育,建立終身的體育觀念,努力開拓輕體育領域,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輕體育”運動因為其輕松有趣,運動輕度小的原因深受學生歡迎。是現階段體育教學體制改革的一個必要的工具。
二、輕體育教學在體育課程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一)建立多項選擇的體育課程
過去的體育教學體制中,高校提供的基礎課程大多以一般的體育培訓形式進行教學。這種所謂的基礎和綜合發展質量抵制了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了體育課的枯燥乏味。事實上,體育的發展和改善貫穿于體育技術的研究中。兩者的分離只會導致教學效果僵化和失敗。因此,有必要從一年級開始選修,并適當規定一些適合當地,專業需求和生活技能需要去社會的體育活動。而輕體育教學可以設計多個項目,例如籃球,排球,健美操,太極拳,足球,田徑,武術等不同的受學生們喜愛的體育項目。再輔以一定的體育鍛煉和有趣的運動,不僅符合全民健身的要求,而且還培養學生們運動技能[1]。
(二)為學生的終身健身打下基礎
高校體育應為終身健身打下基礎,著眼未來,努力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的能力,提高學生對自體身體重要性的認識,使他們有自己的健身意愿。不僅在他們的學生時代,而且在進入社會之后,他們也要有鍛煉的意識,可以獨立地進行體育鍛煉,以確保體育鍛煉的連續性。為此,大學體育應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學習一兩個真正喜愛的運動技能和自我鍛煉方法,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2]。
(三)更改考核方法
改革現有體育課程的評估方法,特別是體育考核評估標準和方法十分重要。傳統的體育課程考核強調體育評估的成績,忽視了體育鍛煉的健康和根本目的。新的輕體育下的體育考核制度應該制定客觀統一的標準,并根據健康原則制定靈活的指標,如籃球或者是足球運動。只要學生掌握基本動作并完全可以完成它們,達到了鍛煉身體和培養興趣愛好的目的,學生就應該通過考核[3]。
總之,體育教育課程是學校教學課程的基本內容之一。學校體育的基本功能和目的是改善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學生的身體鍛煉提供理論知識和方法指導。這種體育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終身健康的體育意識和終身鍛煉的習慣,體育教育課程對學生生活的健康發展有影響。我們必須重視體育課程的整體改革和進步。利用現有的輕體育教學理念,擺脫傳統體育的教育意識,努力將高校體育課程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爽.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6).
[2]王英英.輕體育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J].河北農機,2018 (11):34.
[3]李小妮 薛海濤.低碳經濟形勢下輕體育改善老年健康狀態的影響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