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錫貴
【摘? ?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初中教學除了基本的知識教育,體育教育也成為了初中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跳繩作為一項全民運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以來,深受學生的喜愛。本文淺談跳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優勢,并探討跳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初中體育? 跳繩運動?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18
通過近些年的統計研究,盡管人們的經濟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改善,但是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卻不斷下降。新課程體育改革中明確指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給我國初中體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改革,如何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成為了初中教學的重點。就目前初中體育教育來看,盡管各初中學校積極開展體育教育,但是限于學校的水平有限,很多學校并未形成相應的體育教育體系,體育教學仍需完善。
一、初中體育教學現狀
首先,體育設備缺失。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很多學生受體育設備器材的限制,很多體育項目不能按照規定的教學目標開展,使體育教學并不能發揮其真正優勢;其次,體育課不受重視。傳統的“應試教育”讓初中學校的教學中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有的學校因為追趕教學進度甚至私自將體育課程調整為基礎課程,嚴重遏制了體育教學的發展。
二、跳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優勢
跳繩是一項可以全民參與的運用,也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有氧運動,跳繩運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省去了由于學校體育器材的缺失而帶來的影響,大大提高了體育課程的開設頻率;其次跳繩運動的開展,可以鍛煉學生的左右腦平衡,加強學生的節奏感,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再有跳繩是一項可以自行調節運動強度的運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耐力來合理安排運動強度,既能夠達到鍛煉的效果,還能避免在運動中受傷的情況。
三、跳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合理開設跳繩項目
跳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首先需要改變“應試教育”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放入課堂的主體,積極開設體育跳繩項目,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跳繩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設置運動強度,提升跳繩的有效性。
(二)豐富跳繩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跳繩項目的開展實施中,教師還要盡量豐富學生的跳繩形式,利用多種多樣的跳繩花樣吸引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跳繩配上音樂,讓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而不斷變換姿勢和速度;還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鼓勵學生創新,讓學生能夠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全身心投入到跳繩運動中,提高身體素質;除了單人跳繩,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設計雙人跳繩、多人跳繩、竹竿跳繩等等。通過豐富的跳繩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既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訓練通常是“一刀切”,有些身體素質好的同學達不到應有的運動強度,而對于身體素質薄弱的同學卻完不成任務。而跳繩的運動強度是可控的,因此教師在跳繩運動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分層次教學,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使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鍛煉,并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四)多元化評價,鼓勵學生跳繩展示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都是一刀切的評價方式,教師對每個同學都是統一的教學標準,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對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造成恒大的打擊,使學生喪失信心。在跳繩項目中,教師可以將評價多元化,將學生的日常表現、活動參與程度以及跳繩花樣創新程度都考慮在內,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以此提高學生自信,促使學生更好的發揮。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身體素質好的同學,進行耐力的PK,看看哪個同學堅持最久、跳的最多;還可以進行計時賽,看看哪位同學在規定時間跳的最多;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請同學們評判出“最佳創意”或者“最佳伙伴”等等。
四、跳繩在體育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一)跳繩前的準備
跳繩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每個同學的身高不同,因此跳繩的長度也不同。在跳繩的選擇上,最好是符合自身的身高,而且盡量選擇質地柔軟的實心繩,避免調跳繩中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在運動場地的選擇上,一般在塑膠操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在水泥地面,避免造成運動損傷;跳繩的服裝最好是寬松、吸汗的運動裝和軟底布鞋或者運動鞋;值得注意的是,在跳繩開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活動,將身體肌肉活動開,著重是腕、肩、肘、膝蓋部分,避免直接高強度運動造成的傷害。
(二)運動強度控制
跳繩雖然是一項可以自行調節的運動,但是初中生往往有很強的好勝心,在練習或者比賽的時候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這就導致學生在跳繩過程中能量消耗太大,而造成疲憊和困倦,以至于體育課上完后,沒有精力在繼續其他課程。如此一來,體育教學便完全違背了教學的初衷。
五、總結
綜上所述,跳繩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體育運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促進學生的思維創造力發展。因此需要廣大初中教師將跳繩項目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并豐富跳繩形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多元化評價,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與此同時還要強化跳繩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適當控制學生的運動強度,避免學生在運動中受到傷害和影響下一節的課程。盡管現在跳繩運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并不完善,但是相信通過廣大初中體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和研究,跳繩項目將更好地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服務。
參考文獻
[1]任曉威.跳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才智,2018(35):172.
[2]湯錦煒.在初中學生跳繩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提高跳繩成績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11):237.
[3]王遠春.花樣跳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作用[J].新課程導學,2018(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