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光成
【摘? ? 要】歷史源于現實生活,是人們對過去事件的一種記錄,是對寶貴經驗和教訓的總結。那么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如何提高歷史課堂的有效性,使學生對歷史課程產生興趣呢?本人認為將歷史教學生活化是其基本途徑,老師可以在教學時恰當營造生活情境,指導學生將現實生活與歷史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關鍵詞】初中歷史? 生活化課堂?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029
初中歷史作為中考科目因為起步較遲,加之分值較低,一直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不被學校充分重視,所以初中歷史教學相對于其他應試學科來說,課改的進度稍遲,不少教師在教學中還是注重知識講授、理論分析,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認為只要死記硬背一些條條框框的理論與歷史事件就能應付考試。這種教學模式嚴重脫離了學生實際,學習效果可想而知。要改變這種情形,就必須讓歷史教學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一、多媒體技術,構建生活化課程資源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給傳統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體教學集聲、文、圖、像于一體,從視覺、聽覺、色彩、動感等方面刺激學生感官,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歷史記錄的是過去發生的史實,很多遠離學生的現實生活,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構建生活化課程資源,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例如《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講述的是史前的有關歷史,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原始人的紀錄片,理解原始人的生活方式。還有很多課文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使歷史教學生活化,如電視劇《三國》,適合在講《三國鼎立》這節課時播放,《南京大屠殺》《鐵道游擊隊》《小兵張嘎》等影片讓學生記住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日戰爭,等等。學生通過歷史教科書與這些視頻覺得歷史并不是很遙遠,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二、生活經驗,歷史課堂生活化
陶行知的生活化教學理論幫助我們明確教育目的,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掌握書本上僅有的知識,而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生活,適應社會發展。在歷史課堂上如果單單學習客觀歷史知識,并不能培養出能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學生。因此,初中歷史教學必須充分挖掘教科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尋找與現實生活相關的素材,使歷史課堂生活化。
例如《氣象萬千的宋代社會生活》一課,課本主要講述了宋代人們的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節日風俗等知識,看上去離現在的社會生活很遠,但是仔細一想,學生會發現,當前自己的生活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進一步思考的話會發現宋代的很多節日我們現在還在過,這樣學生會發現宋代的生活不那么遙遠,歷史與自己的距離其實很近。以生活經驗來豐富歷史課堂的例子還有很多,在講故宮這一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寶時,可以讓學生拿出在故宮旅游的照片,借助生活中的照片講述這一建筑物,學生會主動探究、思考,感受歷史的延續之美。
三、加強生活化教學,再現歷史情景
真正地再現歷史場景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虛擬的歷史場景還是能夠展現的,而且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就是科技進步的成果-多媒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用圖片來展示歷史的現有資料,通過視頻來展示歷史的脈絡痕跡,通過語音來發現歷史的節奏。多媒體使歷史重現于學生眼前成為可能,方便了學生的理解和激發情感。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師提前準備好教學材料,如視頻、圖片等,更加形象直觀地展示歷史進程。也是對歷史情景的一種再現,更接近學生的真情實感,更利于發揮教學指導意義。生活化教學,需要這種歷史直觀性,在直接觀看歷史的同時,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利于提升教學效果,產生生活化的理解角度,便于記憶,更能實現系統性的歷史知識學習。
四、結合社會實踐,實施生活化教學
生活化教學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應該是一種行動。過去的歷史對現代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初中生應該能發現這種影響,并且落實到社會實踐之中。社會實踐可以是宣傳歷史,對于歷史中一些重要人物,將他們令人欽佩的事跡再次展示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例如筆者曾組織學生以“林則徐”為中心,將他禁煙過程的艱難和最后的壯舉做成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在小區中進行展示。還配有吸煙的危害,也是對社會禁煙,少煙的一種呼吁,讓每個人都能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最后還進行了活動的升級,組織角色扮演活動,敘說禁煙的故事,吸引了很多的圍觀群眾,他們也自愿簽下了“戒煙”的意愿書,孩子們對他們的感謝更“重申”了這種意愿,效果非常好。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次難忘的社會實踐,他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對這段歷史的記憶,或者是對這個人物的理解,而更重要的是會影響自己在生活中一些習慣和認識的養成,促進其健康成長,影響周圍的“成年人”。
總之,歷史課堂生活化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而要實現它,歷史教師不但要從自身出發改變教學觀念,還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教學的內容和過程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熱情,并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讓所學的歷史知識又回歸生活,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參考文獻
[1]于翔.新課改下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J].亞太教育,2015,(35).
[2]李良福.初中歷史課堂實現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3]王永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生活化淺探[J].成功,2011,(16).
[4]石毅.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4,(105).
[5]王偉君.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0,(9).
[6]吳生標.構建初中歷史生活化課堂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1年88期.
[7]寶愛軍.初中歷史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