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玉
【摘? ? 要】在教育教學趨于現代化和人性化的當代,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再僅僅是灌輸知識,而是要更有效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導作用,致力于打造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這樣才能真正構建一個高效的、趣味的教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26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當代,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方法發生了變化,教師是課堂主導者的教學觀念已經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需要尋求更能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推動教學對象友好相處、建立自由活躍教學氛圍的教學方法。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將教學對象的特征與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起來考慮,形成個性化的教學策略。那么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方法是什么呢?筆者進行了以下的思考和嘗試:
一、把握語文教學的目標和重難點是提升效率的核心
清晰的教學目標能夠理清學生的學習思路,指明教師的教學前進方向。教學目標的確定和在實踐中的落實,是高效教學的關鍵所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程新標準提出了教學的三個維度和四個要素,這是推動語文教學整體發展的基本要求。教師要將這些要求細化,并且與具體的學生發展需求和教學實際相結合。就每一堂課的教學為例,教師教學目標的制定應當以學情實際為標準,以調動學生學習情緒為方法,以實現高效教學為目的,形成學生學中有練,練中有進步的學習模式。特別是針對小學生的教學,他們難以借助自己的能力摸索出教學的目標和要求,所以需要教師在每堂課前明確地指出這堂課要達成的目標,這樣學生就有了定向的指導,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探究。
教師將教學目標告訴學生的同時,還要給學生分析這堂課的學習成果對整體語文教學的影響和意義。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表進行具體的分析,掌握這部分教學內容包含的作業練習、思考探究、單元目標、課后拓展等,讓學生也能對這部分內容的重要性產生一定的認識,從而合理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與課堂注意力。教師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客觀地審視教學的重難點,要善于利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語言進行重難點備課。這樣一來,教師就能將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充分融入到教學實踐的準備中。
二、優化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重點,所以教師要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到最好,做到最優,科學服務于語文教學的實踐,從而實現教學全方位的優化。
(一)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
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地方在于,它是對基礎語言和文字最直接的運用與探索。所以在創設恰當的語文教學情景時,語文學科的方式與類型更加多樣。教師創設小學語文教學情境要以學生的真實狀況和心理需求為參考依據。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情境不必過分趨向專業化和內涵化,這種深度的語文情境不僅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導致教學實踐與教學目標脫節。所以教師要充分考慮語文學科特性和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自控力差的性格特點,致力于構建一個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放松心情,產生興趣。總而言之,創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要盡最大可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適應學生的學習心理,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讓學生從主觀層面上接受語文學習。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教學的每一堂課要達成的教學目標都有所不同,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每一堂課、每一個階段所要選擇的教學模式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教學模式是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和教學現狀而設計的具體教學方式,要始終落實“教重變法”、“教有所得”的觀點。為了實現高效的教學課堂,教師要思考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局限性,充分結合自己的教學現狀,致力于將教學從“傳授——被動接受式”的模式向“探究——發現式”或者“合作——探究式”的新模式轉變,推動小學語文教學適應教學的新要求和新發展,推動學生的發展適應社會的變化。
(三)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
教學結構的合理性影響著教師教學時間、教學注意力的分配狀況,是對教學步驟順序、聯系的具體指導。科學合理的教學結構應當涵蓋課內外的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小學語文教學結構必須完整與詳細。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還不穩固,所以需要全面立體的教學結構來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要達成這個目標,教師需要完善基本的教學步驟,并且充分組織和安排好教學預習、復習、理解、鞏固、實踐等環節的工作。同時將教學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盡可能強化教學理解與鞏固,從而實現教學結構的優化與推進,形成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意識和認知。
(四)深化具體的語文情感
任何學科的教學發展到最后階段都要落實和進化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對小學語文的意義更是非比尋常,它推動著語文內涵的深入和學生情感價值的升華。教師要堅持理論服務于實踐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將語文學習的情感運用于個人情感的成熟,從學習語文的這個小的層面拓展到社會價值、家國情懷、責任意識的更高層次。例如引導學生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之后思考可以為社會、國家做出怎樣的貢獻,鼓勵學生從小事做起參與到志愿服務、幫助他人的隊伍中。落實教學實踐與教學運用是達成這個目標的基本方法,所以教師要深化實踐與運用,發揮語文情感價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
三、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正確運用
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是“聽、說、讀、寫”,不同的要求對應著不同的教法。教師選擇教法是應當謹記“宜簡不宜多”的原則,利用簡單而高效的方法實現教學簡化的目標,避免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被技巧性方法的漂亮外表吸引而造成學習方向的迷失。例如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時,不必過于追求技巧與美觀,而是要深入挖掘多媒體的“教輔”作用,避免多媒體對教師職能的取代和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壓抑。教師可以選擇一個略帶圖案的PPT模板,將課文中出現的易讀錯詞用不同顏色標注并展示在PPT中,然后帶領學生認讀,從而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升教學的收益。
總而言之,高效教學的實現需要教師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職能,實現從教學掌控者向教學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轉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學生個人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用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心甘情愿地投入到語文學習和語文探索中。通過師生共同合作的方式,形成一種科學的高效教學、素質的高效教學、深刻的高效教學,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在深度和高度層面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