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麗
【摘 ?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達成小組共同的學習目標,促進成員在異質小組中的相互合作,并以小組的整體成績作為主要獎勵依據(jù)的教學體系。合作學習是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一種選擇,它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一些弊病,并有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物理人才。
【關鍵詞】初中物理 ?合作學習 ?教學開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038
一、農村初中物理課堂開展合作學習的意義
(一)合作學習是改變農村初中物理課教學弊病的需要
農村初中物理課堂大部分是沿用傳統(tǒng)教育形式,它有一些優(yōu)點,例如重基礎知識點的講授,重視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反復講、反復練。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也存在弊病:從課堂角度看,它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凸顯,課堂變得呆板、沒有生氣與活力;從師生關系與生生關系看,由于課堂以單項傳遞信息為主,所以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信息交流的缺乏使老師難以把握教學效果,學生之間也沒有建立起共同磋商、共同進步的學習風氣;從教材來看,由于沒有充分了解學情,也由于教師不能柔韌有余地把教材內外的信息進行融會貫通,導致更多地表現(xiàn)出“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合作學習以促進互動為特征,它既是新的教學行為,也是課改新教學理念,同時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新方式。合作學習可以打破上述的教學弊病,促進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學生能在參與中獲得學習的收獲。
(二)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符合時代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已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它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發(fā)展的意義已不需多贅。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培養(yǎng)新一代的創(chuàng)新意識有著其他學科難以媲美的優(yōu)勢。
合作已是現(xiàn)代人應有的一種生活技能,在科技飛速發(fā)展、分工越來越精細的今天,創(chuàng)新型人才必須是懂得與他人合作的高素質人才。在物理學習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習者通過分工、合作完成一個實驗的操作,例如在《天平的正確使用》一課教學中,可以先由教師演練一遍實驗,然后進行分組,每組由三個學生去完成,兩個學生通過加減碼觀察天平的變化,第三個學生做筆記。大家輪流操作一遍。這樣的合作經歷促進了師生與生生之間的合作,養(yǎng)成了合作的習慣,提高了合作的技能,為以后開展更高級別的合作奠定基礎。
二、農村初中物理課堂開展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教師提前接受相關培訓
首先是觀念上的培訓,教師應從思想意識上重視合作學習。傳統(tǒng)的滿堂灌沿用了幾十年,成為了農村初中根深蒂固的教學形式,實行合作學習,教師會認為浪費課堂時間,且增加了管理課堂紀律的難度,擔心完成不了教學內容的講授。為此,更新教學形式,必須先從觀念上對老師進行“洗腦”。只有教師利用這些提升自己的機會,認識到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意識到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更新教學觀念,才能將其有效引進到農村初中物理課堂。
其次,對如何開展合作學習進行培訓。合作學習看起來簡單,實際是一個系統(tǒng)化工程。常規(guī)的合作學習培訓內容包含合作小組的建立、組內分工、合作技巧、合作內容、評價體系等方面的設計。物理學科合作學習的培訓還增加了實驗教學中安全方面的人員設置與實驗設備的準備、在實習分組方面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農村初中還涉及到教學與農業(yè)生活的結合等方面。培訓專家應在這些具體環(huán)節(jié)把豐富的實踐知識與深入淺出的理論相結合,對農村初中物理教師進行操作性和針對性較強的培訓。
(二)兼顧每一位學生
初中物理教學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通過分工合作以完成某一項任務,既有結果上的追求,即學生掌握某一知識點或驗證某一理論;也有過程目標,即在合作過程中通過分工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很多老師只看到了結果目標,如果未達到預定的結果目標,他們就會質疑合作學習的價值;有些老師為了結果目標,而在合作學習中忽略對所有學生參與性的調動,由各組學習成績和操作能力較強的同學包攬了組內工作,其他同學袖手旁觀;有些老師根據(jù)結果目標對合作學習進行簡單評價……這些重結果、輕過程的種種做法都難以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農村初中學生的“兩極化”非常嚴重,留守的、父母不重視教育的、沉迷網絡游戲等往往成為學困生。對于人數(shù)龐大的學困生來說,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可能大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合作學習過程收獲的重要性甚至大于結果目標。由此,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要注意評價體系的多元化,關注每個學生的參與及隱形收獲,使學生的特長得到發(fā)揮,通過物理合作學習變得更自信、與教師和學生建立更和諧的關系。
(三)正確處理教師的角色
合作學習既包括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也包括學生與學生的合作,生生合作是重點。在以小組形式開展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是合作者,不是包攬者;是指導者,不是指揮者。
教師的角色首先是精心設計開展合作學習的內容,規(guī)劃合作學習的任務。物理科學以實驗為基礎,所以教材大部分知識點都可以通過實驗進行教學。對于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具有挑戰(zhàn)性的是如何克服實驗設備的不足,整合現(xiàn)有的實驗設施,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shù)刈寣W生自設實驗道具。要達到這一點,物理教師要充分了解哪些學生內宿,哪些外宿,哪些學生家里從事農業(yè)勞動等信息,在合作學習時決定哪些是可以自制實驗設施的,并以此為參考進行組內分工。
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在各組間進行巡邏和指導,不能聽之任之,而是對學生操作中遇到的問題給予適時指導,叮囑學生做好學習記錄。對于不懂參與或不愿參與的學生,進行動員、鼓勵和指導他們入門,協(xié)調學生之間的分歧,進行合理而多元的評價,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創(chuàng)造一種人人參與、人人都有收獲的高效課堂氛圍。
合作學習的落腳點是通過互動達成學習目標,改變傳統(tǒng)的單邊單向學習模式。改革是一個漸進過程,合作學習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的貫徹需要師生們反復嘗試,不斷反思,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學苑出版社,20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