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羽
【摘 ? ?要】據有關研究表明,對一個人影響最大的階段就是幼兒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幼兒的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看待各個事物的想法都處于起始階段。而此時最需要有人對于他們在這些方面進行相應的引導,幫助他們培養這些能力。本文主要講述的是如何在幼兒階段增強幼兒敘事性講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幼兒階段 ?敘述性講述能力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185
幼兒在剛開始學習說話時,需要學習一些簡單的詞匯,從而不斷的完善他們的詞匯庫,用一些言語來表達他們所想表達的意思。但是他們此時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低的,他們只會一些簡單的生活用語詞匯,對于一些稍微復雜的詞匯理解起來十分的吃力。此時就需要教師用一些專業的知識和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幫助這些幼兒,不斷地培養他們的敘事性講述能力。
一、幼兒敘事性講述能力培養的好處
(一)培養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增強他們對于生活的理解
在幼兒初學階段,他們對于世界上一切東西都擁有很大的好奇心,想探索這些令他們好奇的事物,想用一些語言來表達他們對于這些事物的看法。但是由于他們對一些講述能力的缺乏,就會導致他們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對于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相關知識,隨著年級的不斷提升,書本上一些教學內容的難度也會相應的增加,教師在上課時的用語也會變得多樣化。幼兒只有不斷地提高他們的敘事性講述能力,才能夠更好的明白和理解教師所想要表達的一些觀點。幼兒講述能力的提高不僅可以增強他們在課堂上對于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培養他們的語言交流能力。這可以使得他們能夠用更加流暢的語言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讓教師能夠更好地明白幼兒所想要表達的一些意思。
(二)有利于幼兒正確三觀的培養
對于一個孩子小時候的教育來說,書本上知識的攝取是很重要的,但是同時對于思想上、精神上正確的三觀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幼兒年齡尚小,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對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無法正確的分辨好壞。幼兒對于這些事物的理解通常都是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具體體驗和教師的教授獲得的,因此教師的教學對于幼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教師在課堂進行教學的同時,會給幼兒分享很多關于生活中的一些趣事,用富有吸引力的語言和語調給幼兒進行敘述。而幼兒在聽講的同時也會受到教師的影響,學習教師敘述的方式,不斷地增強他們自身的敘事性講述能力的培養。而幼兒講述能力的提高不僅會使得他們能夠更好理解教師所想傳達的一些正能量的思想,還能夠增強他們自身對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看法。通過教師想法的傳輸以及他們自身對于這些事件的看法,從而不斷地促使他們正確三觀的培養。
二、幼兒講述能力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詞匯量積累不夠
幼兒的理解能力和敘述能力是非常弱的,因為他們對于一些詞匯量的積累非常少。而要想用一句話或者幾句話清楚地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就需要平時有大量的詞匯積累。通過對于生活中的觀察我們也會發現,幼兒在生活中想要某個東西或者想要做一些什么事,他們往往會用一些肢體語言來代替實際的語言表達。這并不是幼兒不想用語言進行相應的表達,而是由于他們不知道怎么表達。一句話里面除了主語之外,還會包括許多修飾語和各類名詞,而這些詞語的掌握需要在生活中通過平時的不斷積累和學習。因此,詞匯量的缺乏是幼兒敘事性講述能力培養急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幼兒的講述能力才能得到有所提高。
(二)說話的語句較短
幼兒在嬰兒階段的時候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爸爸”或者“媽媽”,都是一些簡短的詞語或者一些簡短的句子。而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們對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上的教育也是通過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品,例如一些動物、食物等等。對于這些物品的描述通常非常的簡單,因此這些描述的語句也非常的簡短。而教師在課堂上對于幼兒的教學通常也是通過一些彩色的事物卡片,教幼兒進行辨認。而教師為了使得幼兒能夠更好地明白他們所講解的一些知識點,教師往往會用一些簡單且簡短的語句來進行課堂教授。這樣就導致了幼兒在平時生活中和在幼兒園里學習到的語句非常的簡短,從而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所表達的語句也就會非常的簡短,而一個故事的敘述往往是由很多很復雜的長句組成的,因此幼兒如果想要提高敘事性講述能力就需要增強長句的學習。
三、如何解決幼兒講述能力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注重平時詞匯量的傳授
對于幼兒的課堂學習來說,要想讓他們在課堂上完全集中注意力學習一樣東西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應該有所變通,應該抓住幼兒的這一大特點進行游戲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識字小游戲,把一些已經教過的詞匯或者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詞匯通過游戲展現出來。然后教師帶動幼兒積極參與課堂游戲,讓幼兒可以通過游戲滿足他們好動、貪玩的天性,還能夠在游戲的過程當中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不斷地增強他們詞匯量的積累,從而為他們敘事性講述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在課堂上鼓勵幼兒進行長句練習
通過在課堂中的教學可以發現,幼兒對于一些事物的表達通常是用一些簡短的句子。這樣也就使得他們對于一些長句的理解和敘述變得十分的困難,從而會使得他們無法用一些條理清楚的長句來敘述一些問題或者一個故事,因此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幼兒長句的練習。教師在課堂上需要給幼兒們拿一些經典的長句進行分析,分析其中的一些句子結構,讓幼兒明白長句是由短句構成的。同時,教師也應該在平時的課堂練習中進行課堂造句提問。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打亂幾個短句,讓幼兒把這些短句進行排序,從而組成一個長句。通過不斷的練習,可以讓幼兒學會用長句來進行事物的描述,從而能夠不斷地提高幼兒的講述能力。
總之,幼兒的敘事性講述能力的發展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增強他們對于生活中一些具體的事件和事物的理解。同時它也能夠在幼兒觀察和講述一些故事的時候,不斷地培養他們正確的三觀。為了提高幼兒的敘事性講述能力,教師也應該注重幼兒平時的詞匯積累,注重幼兒在課堂上長句的練習,從而為他們講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佚名.幼兒敘事性講述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探索——以中班語言區游戲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9.
[2]李林慧.幼兒敘事性講述的核心經驗與教育指導策略[J].幼兒教育,2014(z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