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敏
【摘? ? 要】在本次研究開始之前,筆者與本校及周邊地區多名數學教師就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通過討論發現大部分基層數學教師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導致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有限,在做題過程中常因審題不嚴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確保學生審題正確性的關鍵就是通過日常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也需建立在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基礎之上,只有準確理解文本內容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水平。本文簡單闡述了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并提出了幾條在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提高的可行性策略,以期能夠對基層數學教師教學水平以及學生數學閱讀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學數學? 閱讀能力? 學科素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69
一、數學核心素養概念解析
數學核心素養是指以數學教學活動為載體,基于數學學科知識技能而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思維方式與關鍵能力。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以數學基礎知識、技能與能力為基礎,數學核心素養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數學解題能力,而是在掌握基礎數學知識的前提下,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能夠反映數學本質的學科素養。伴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水平的提高,其數學應用能力、相關公式的記憶牢固程度及理解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有效提高。學生對相關數學規律的掌握速度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水平均是用來衡量其數學素養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隨著學生核心素養水平的提高,其數學規律的掌握速度及邏輯思維水平也會隨之提高,其之后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也會隨之降低。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讀題、審題能力即筆者今天重點探討的數學閱讀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視域下影響中學數學教學收效的基礎能力之一。只有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其在遇到問題時才能夠更好的理解題意并快速、準確地給出答案。
(一)轉變學生觀念,重視數學閱讀
擁有出色的數學閱讀能力是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先決條件。據權威調查數據顯示,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大部分中學生沒有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這部分學生通常對數學閱讀這一概念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其認為數學本身就是一個單純的計算與證明過程,而將有限的解題時間應用于對題目的深入閱讀毫無意義。面對這一問題,教師首先應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認識到數學閱讀之于整個數學學習過程的積極意義,端正學生對數學閱讀的態度。同時,教師也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改變簡單的知識傳授形式,轉而通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使之通過閱讀數學內容,掌握獨立自主的學習方法。
初中是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絕非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而應將其貫穿于各教育階段的整個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的同時,教師也應積極提升自身素質,盡可能的發揮榜樣的力量,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的閱讀氛圍;在日常教學之余,為學生合理安排數學閱讀時間,讓其擁有充足的閱讀與思考時間;應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給出的相關反饋,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將自主數學閱讀拓展至課外時間,使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通過充足自主閱讀時間得以有效提高。
(二)增強閱讀指導,培養閱讀習慣
與其他語言相比數學語言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著名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經說過:“數學教育本質上就是數學語言的教育”,數學語言是不同于其他語言形式的客觀語言形式。所有數學概念、定義、定理都有準確的含義。數學語言的順序有著嚴格的要求,且數學語言具有符號化與嚴謹性特點,這均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學時期的數學閱讀能力培養應以教師的引導以及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師需引導學生對相關數學內容進行閱讀,并順利找出原本被學生忽略的知識點。例如,教師在進行三角形全等講解時,可在“兩邊及夾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這句話中提取出兩邊、夾角、相等三個重點詞,并就此定義結合幾何圖形進行講解:在△ABC和△ADC中,如果AB=AD,BC=DC,∠B=∠D,那么,△ABC≌△ADC。如此可有效幫助學生明確閱讀重點,理解相關定義內涵,使學生能夠有效解決相關問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對其進行適時點撥,并肯定其在學習過程當中的部分良好表現,并準確指出其不足,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從根本上得到提高。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可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同時也可加深學生對相關問題的理解程度。基層數學教師應將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針對相關知識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展開閱讀探索,此舉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及數學探索欲望。在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應遵循問題情境的難度與學生年齡特點、理解水平、興趣愛好等方面相匹配的原則,要以能夠激發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探索欲望為基礎,同時能夠便于學生從多個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在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三角形教學時,教師可圍繞古老、神秘的埃及金字塔進行講解,并能夠配合以對應模型用于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辛濤,姜宇,林崇德,等.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國教育學刊,2016(6).
[2]湯衛紅.數學閱讀:基于核心素養的整合課程[J].小學數學教師,2016(2).
[3]蘇興震.從數學思考出發有效提升數學核心素養[J].江蘇教育研究,2016(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