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星峰
【摘? ? 要】游戲是幼兒教育中核心的教學呈現形式,本文中我將從當前幼兒教育的教學要求出發,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內在需要為中心,談談幼兒教育中關于游戲計劃與回顧環節組織的實踐工作開展,從而切實提升幼兒教育的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幼兒教育? 游戲? 計劃與回顧? 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95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改革中,幼兒園教育的改革成為重要一環。在以往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們認知水平的影響,我們在定位學校教育過程中往往將幼兒教育排除在外,進而也就自然而然的忽視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而近幾年來,隨著教育領域理論探索的不斷深入,以及經濟全球化大環境下所帶來的文化全球化交流趨勢,我國在人才培養方面逐步與國際接軌,在教育認知和教育理念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改革和創新。并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從醫學研究角度來看,人們的身心發育契機提前,尤其是在幼兒階段信息化大環境下,孩子接受的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學前”教育信息增加,這也就導致我們通俗意義上所講的新時期的幼兒都較為“聰明”。那么幼兒身心的發育水平提升、時期提早,就勢必導致真正的“學前教育”面臨教學滯后的窘境。而在新時期的素質教育教學體制改革下,我們確實認識到這一問題,并且逐漸意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措施,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帶動整個幼兒教育的有效性的提升。
本文中集中探究的內容是當前幼兒教育中的一項核心教學模式,即游戲式教學。因為對于幼兒來說,其在身心發育方面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所以幼兒教育基本是針對學生的身心素養培育為主,尤其是涉及到智力的開發和道德素養的啟蒙,以及個性和人格的引導塑造等,知識教學僅僅是輔助,而不是核心。并且幼兒來說,其年齡下的特性也使得其明顯的不適用于系統性教育中以“靜”為主的課堂學習模式。所以游戲是幼兒教育中最為常見,也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教學模式,所以當前的幼兒教育改革過程中,我們主要是圍繞如何做好課堂游戲教學展開探究的,教學的目標也定位在如何通過游戲塑造學生身心、培養學生未來學習以及為人處世的能力等等。那么,本文中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想針對游戲教學展開探究,結合當前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對于幼兒教育的相關要求,從幼兒內在發展的需求出發,針對性的談談游戲教學中,如何進行游戲計劃和回顧環節的組織與實踐。
一、游戲開始,引導學生從無意到有意
對于幼兒來說,其思維和能力的局限性會導致學生行動的無目的性,即在行動之前不會具體思考和分析,而是隨心而動,隨心而變。這就容易導致幼兒不論是在游戲還是具體的實踐中缺乏計劃性,增加游戲失敗、活動無結果的可能性。而這種失敗概率又會打擊幼兒的積極性,從而造成惡性循環。所以要想做好游戲教學,我們先要讓學生在游戲最開始就從無意變為有意,從而培養幼兒學習和實踐方面的準備習慣和行為的條理性。
首先,在游戲開始之前,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游戲的“準備性回顧”,也可以稱作了解游戲目標、目的。如兩個幼兒在搭建積木,當我們從交流中得知其要搭建一座醫院。此時學生還處于無意識行動狀態,但當我們問:“為什么這是一座醫院呢?”學生則會主動思考醫院的標志“十”字,并回答“這是醫院的標志。”接著教師提問“那怎么表現呢?”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有不同的回答,如畫出來,拿紙剪一個貼上等等。這一簡單的問答過程中,由于教師的提問,學生從最開始的無意識行動,會逐漸地去回顧游戲的原因和目的,從而潛移默化的明確行動和實踐的目的和意義,進而從無意轉化為有意的行為。
其次,在游戲過程中我們還要引導幼兒進行有計劃的分析和思考。因為對于幼兒園的游戲,教師基本都在設置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目標指向性。那么可以通過提前創設條件,給予幼兒足夠的制定計劃時間,并且不斷地給出問題引導。還是上文中搭積木的游戲,我們可以就搭建醫院的目的進行提問:“為什么要搭建醫院呢?”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思考給出多種回答……這樣在回答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實現有計劃、有目的的行動,并且針對游戲本身的意義進行思考和分析,圍繞“建醫院”這一游戲,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思維,呈現出個性化的表達。
二、游戲開展,引導幼兒自主計劃通過團隊合作取長補短
幼兒教育中借助游戲開展我們最重要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團隊合作、獨立自主等能力。所以在游戲過程中學生之間的配合以及對于問題的分析和思考也就尤為重要,我認為可以通過游戲過程中的自主制定計劃來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揚長避短能力。
首先,在游戲開展過程中,我們要給予幼兒一定的思維自主性。在幼兒教育中我們經常陷入一個認知誤區,那就是幼兒能力有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而從教學實踐來看,在群體性行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會催發人的合作本能。通過游戲的開展,給予幼兒自主選擇分工合作的自由,讓幼兒在游戲討論過程中,完成分工,并學會制定計劃,有條不紊的通過團隊合作達到既定游戲目標。
其次,在游戲開展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幼兒進行科學的游戲規劃。以學生為主并不代表教師撒手不管,而是在學生游戲計劃過程中我們通過語言和行為指導學生明確其在團隊中的位置,并且發揮其在團隊合作中的能力優勢,讓學生在不同的“崗位”上揚長避短,進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三、游戲成果展示,通過回顧啟發幼兒獲得實踐的意義
游戲教學的目的是讓幼兒在玩耍中有所得,所以游戲成果展示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回顧和互動進一步總結啟發實踐的價值和意義。
首先,幼兒在游戲方面,即使是有教師的引導其游戲整體性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這是由能力的局限性所導致的。所以在成果回顧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意義的思考和分析,從而培養學生的反思問題,且在實踐中吸收經驗的能力。
其次,在游戲成果展示階段,我們通過引導學生分享成果意義,回顧游戲目的與目標,來塑造幼兒的實踐滿足感,同時也培養幼兒在實踐中探究意義與價值的思維能力。
總之,對于幼兒教育中所涉及的游戲教學來說,我們在實踐過程中要抓住計劃和回顧兩個環節,在指導學生制定計劃過程中培養其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在回顧環節中培養其思辨能力和總結問題能力。最終塑造幼兒的實踐探究和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海榮.混齡幼兒制定區域游戲計劃的案例式跟進探究[J].好家長,2018(11):26-27.
[2]4—6歲幼兒結構游戲中的計劃性特點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
[3]侯川萍.淺談計劃書在大班幼兒角色游戲中的放手策略[J].神州,2017(22):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