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
【摘? ? 要】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信息技術的使用已經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已經是當今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在教育教學領域,應該對信息技術課程予以高度重視,在新課標改革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從理論和操作兩方面扎實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課堂效益,讓學生從課堂上收獲充實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做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教學方法? 初探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045
初中課業壓力較小學來說有所加大,但還不至于高中階段的緊張程度,所以說,我們應該給予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應試科目固然重要,但是信息技術作為新時代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知識,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的益處都是非常大的。但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學生在課上利用電腦玩電腦游戲、教師沒有按照教材內容進行知識的講解甚至不講課、學生擅自逃課缺勤嚴重等等。信息技術課堂的不良現狀急需解決,我們需要對癥下藥,探究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下面就結合本人教學實踐經驗,來談談有哪些可行的教學方法可以運用到我們的課堂中。
一、重視信息技術教學和完善相關設施,增強師資力量
對于經濟不發達或者學校師資不雄厚的地區,政府要加強信息技術方面的建設,設立信息技術專項基金,使大部分初中學校擁有較為完善的信息技術設施。當然,除了政府外,也可以借助社會力量來增加初中信息技術的硬件設施,從而使學校能更好地開展信息技術課程。另外,也要注重增強師資力量,一方面對在職教師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和信息素養的水平,強化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意識,并改善教學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入新鮮血液,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非常快,雖然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只涉及一些基礎知識,但要給學生一些前沿的知識。通過兩方面的努力,建設一支雄厚的師資隊伍,保障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靈活運用教材,精心備課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材與其他學科教材有所不同,每兩個部分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來確定教學順序,以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門技術。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就必須對教材有一個全面深刻的理解,對整個教材有一個統一的安排和規劃,這樣在上課過程中就能有條不紊、有的放矢。如在一開始上機,就會發現總有學生喜歡設置Windows的桌面,更有一些學生隨意更改計算機的設置,造成了錯誤操作。設置改變Windows的桌面、屏幕保護密碼等,不但影響了上課的進度,還給機房管理增添了許多困難。這時,我們不妨提前講解這部分知識,讓學生通過指導實踐了解每項設置的含義,以確保學生不會在以后的信息技術課程中再做同樣的操作,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這樣,既可以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且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中明確指出,“學生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應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信息技術是一種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教師應讓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賦予學生主動學習的權利,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深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以及自主探究精神。如在學習“生活在信息社會”和“學會操作計算機”這兩章基礎課程時,對于一些基本概念學生容易理解,教師可以結合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計算機網絡、當前計算機發展的最新動態,將國內外研發的計算機新技術的優缺點進行相互對比,適當延伸出學生能夠理解的新內容,引起學生的注意,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計算機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如在學習“計算機畫圖”這部分相關內容時,教師在網上可先建立班級論壇,組織學生以競賽的形式在論壇上發表自己見解,經全班學生評選出最優秀的作品,并將其收錄在班級文件夾中,這種競賽的模式既創新了課堂教學手段,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采取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面向全體學生,不得不承認層次之分,所謂“分層次”是指學生在學習等各個方面綜合素質的動態分層。教學的對象是人,而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的個性特征及心理傾向不盡相同。學生在智力上有差異,在觀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方面也不相同。如果在教學中采用“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模式,就會造成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提不高”,后進生“吃不了”的局面,這樣勢必加大兩極分化,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就是承認人的個性特征與差異,實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師應吃透教材,選準起點,合理設計梯度,采取合適的方法,重視信息反饋,實施分層教學模式,使優秀的學生得到進一步提高,中等生得到充分發展,后進生得到及時補救,實現現代教學注重人的全面、和諧、持續、創造性發展的原則。
總之,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為了緊跟科技的發展,中學信息技術教材內容的更新頻率相對較高,教學方法也應隨之調整。教學是一門藝術,信息技術的教學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探討,共同完善。
參考文獻
[1]郭素華.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初探[J].中華少年:教學版,2012.
[2]孫守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
[3]王志強.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性[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6).
[4]王素青.信息技術教學體會略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11).
[5]孟金鵬.淺談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的誤區及其新課改理念的引領[J].文理導航:中旬,2011(07).
[6]羅國用.初中信息技術課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