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超
【摘? ?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要求不斷提高,特別是小學這個重要階段,更加注重教學的靈活性和有效性。就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教學效率和質量普遍較低,急需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課堂情境式教學方法開始逐漸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本文主要就情境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和開展方式進行了探討,期望能為情境式教學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情境教學? 必要性? 開展形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76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小學這個階段,是為初中乃至高中打好基礎的重要時期,教學要求更具靈活性和有效性,但就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來看,情況不容樂觀,普遍存在教學質量不高,教學效率低等問題,急需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改變目前現狀。本文以小學數學為例,主要分析了課堂情境教學的必要性和其開展形式,期望能為課堂情境教學提供理論基礎。
一、課堂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就小學的學生而言,年齡比較小,接收能力也有限,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而課堂情境式教學方式能將傳統靜態的課堂學習轉化為動態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也更高,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參與度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自然能有所提高。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參與度
傳統教學模式比較刻板,而課堂情境教學開展形式就比較多樣化,并且趣味性也更高,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才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課堂情境式教學形式主要由通過游戲開展、故事開展、操作情境開展等,這種開展形式能夠有效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對學生也更有吸引力,學生的參與度自然也能夠明顯提高。
(三)有效降低教學難度
課堂情境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降低教學難度。小學數學基本上都是理論上的東西,比如說加減法就是應該這樣算,沒有什么為什么,教師對于這些既定的理論有時候解釋起來比較困難,也有點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也會頗有難度。如果把這些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生們理解起來,教師講起來就會更容易。比如說講到加減法這一章內容,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讓幾個學生模擬小商販和顧客,在買賣過程中加入數學加減法的運用,這樣學生對加減法也更容易理解,記憶點也會比較深,印象更深刻,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課堂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開展形式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們去積極思考,但是必須注意問題要有啟發性,啟發性的問題往往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小組為單位,能形成一個探討性的課堂,有了問題,學生就會有想去探究的動力。比如說在學習數學規律這一章節內容,教師在講完書本知識和例子以后,可以再給出幾組例題,讓學生們自己展開思考,看誰最快最準的找出規律,這種提出啟發性問題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達到良好的教學效率。
2.創設故事情境,激起求知欲。從小學學生的性格特征入手,大多數學生都是比較喜歡聽故事的,故事本身來說就比較有趣的,對學生的吸引力也很大,創設故事情境,能夠有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比如說在學習分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就可以以學生們都熟知的唐僧四人展開。一天豬八戒去化齋,化到了一個餅,豬八戒先吃了1/4,但由于太貪吃,又吃了剩下的1/2,剩下的餅由唐僧、孫悟空和沙和尚三個人平均分來吃了,問題來了,唐僧三個每人分了多少餅?本來分數這個內容點就不是很好理解,教師結合這種方式來舉例,能夠增加問題趣味性,提高學生對問題的關注度,把知識點盡可能的簡單化教給學生。
3.創設生活情境,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最核心的作用就是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生活中也處處充滿數學,在教學中,教師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會讓學生更有代入感,也更加熟悉,以學生熟悉的內容為切入點,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的知識內容。比如說學習如何合理利用時間就是與生活最貼切的問題了,教師就可以舉例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說洗衣服15分鐘,拖地5分鐘,買菜5分鐘,做飯20分鐘,如何才能最合理的利用時間。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展開討論,這就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來源生活,也離不開生活,創設生活情境,能夠把知識點更有效的教給學生,學生理解起來也更加容易。
4.創設操作情境,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學中,有時候把操作帶入到課堂中,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容易也更深入。比如說問題:一根繩子對折三次后長24米,那么原來每一段繩子長多少米?一根繩子長20米,木匠用去了1/4,再把剩下的繩子對折兩次,那對折后每一段繩子多長?這個問題有時候教師講起來比較復雜,學生也不好理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拿一根繩子,按照題中的方式對折,給學生們說明原理,理解起來也就更容易。在學習角的度量的時候,教師也要讓學生們親自操作,這樣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會更深入,更有利于學生們對知識點的記憶。
5.創設游戲情境,活躍課堂氛圍。在課堂中創設游戲情境,有時候能夠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就游戲本身來說,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個方式,通過在游戲中學習,往往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帶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比如說在學習乘法表的內容時,為了督促加深學生們對乘法表的記憶,就可以課前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考察——“乘法接龍”,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出一個乘法口訣,下一個學生起來回答上個學生提出口訣的答案,再說出一個乘法口訣,下一個學生接著回答,以此類推,回答不上來的學生就要接受懲罰,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督促學生加強記憶,還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課堂情境的教學方式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取得的效果還是不錯的,能夠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參與度,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課堂情境教學開展形式也是多樣性的,比如創設游戲、生活和故事情境等,教師要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來進行合理選擇,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邱洪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初探[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8(4):28-28.
[2]高發云.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2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