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容
【摘? ? 要】小學語文是每一個學生接觸的第一門語言學科,是提高每一位學生語文素養的一門學科,小學語文教會每一位學生如何與他人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要建立一個良好的關系,在課堂上有一個很好的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問題?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80
小學語文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生活中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件事都需要用到語言,中國語言文學博大精深,想要把語文學好,需要教師與學生一起努力,教師要把書本上的知識結合生活高效的傳授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配合教師,很好的與教師互動、溝通,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語文課堂,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學好這一門學科。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陳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社會在發展,所有的事物不可能都是一成不變,總會有一些新的東西要去取代舊的東西,思想也是一樣,要跟隨時代的步伐,不斷前進。如果固守陳舊,故步自封,那么人只會越來越落后。教學理念陳舊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忽略素質教育,只注重灌輸書本上的內容,被動式教學;2.部分教師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不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3.有些教師只注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不注重學生的能力,誤以為知識就是能力;4.某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當作學習的機器,沒有感情的學習,忽略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動力;5.部分教師只站在教的方面看問題,只限于把教學任務完成。
(二)目標性質不清,主要任務存在偏差
某些教師對小學語文的目標性質不清,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不注重學生情商與智商鍛煉;2.忽略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和情感;3.忽略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4.忽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人物情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的人為處事。但是我們很多教師都忽略了這些,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一個只會學習、考試的機器,只要是好學生成績好就是好學生,這是本末倒置的教育現狀。
(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表現出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學習沒有強烈的欲望,對教師講的知識不感興趣等問題,這些都是讓教師頭疼的問題,怎樣讓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是教師要做的一件非常重的事情。
二、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更新教學理念
1.如今我們教師要做的便是更新我們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不要只是注重知識的灌輸,也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對知識的教育更為重要,如果只是一味地去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略素質教育,每一位教師都這樣去教學生,那么這個社會的素質會是什么樣子?學生更多的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和老師同學相處,和父母相處的時間相對更少。所以教師要更注重這方面的教育。 2.拋去過去的灌輸式課堂,學習是教師與學生合作互動的一個過程,不是一方做好就可以學好的,我們的教師一定要記住,不要霸占了整個課堂,課堂不僅僅屬于教師,它還屬于學生,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需要學生的加入,我們也不希望自己在課堂上一直講,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所以我們要改變灌輸式課堂。3.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不能只是看學生的成績去定論一個學生的好壞,有的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可能考試的時候緊張,沒有發揮好,就不能說這個學生不優秀,以一個學生成績去判斷一個學生的好壞,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但是其他方面很優秀,教師應該是學生的指明燈,而不是學生成績不好就去打擊學生。教師要做好學生人生中的導師,一個教師的職責是教育學生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就算是天賦異稟的學生,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4.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學生的能力培養,能力的范圍很廣泛,小學語文的能力培養包括:習作能力、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等等,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優秀程度的體現,在學生今后的一生中意義重大。另外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更多時候也要學會考慮學生的感受,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力,讓學生拋去煩惱更好的學習。 5.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切記不要只是把自己的教學任務完成就可以,我們要讓學生學到我們教的東西,把學生教好是教師的職責。
(二)解決性質不清、主要任務存在偏差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商與智商的鍛煉,社會主義道德、情感的培養、語言能力的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回答問題,讓學生自主去思考問題,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學生要組織語言,鍛煉了學生的情商及語言能力,關于情感方面的培養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可以與學生多交流,經常教學生一些情感方面的知識。
(三)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積極性
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積極性不高這個問題一直都在,那么教師首要做的是了解學生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學生出現這些狀況是對學習的厭倦,學生覺得教師講的東西無趣,教師所講的東西學生不感興趣,這樣課堂的氛圍活躍不起來。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要觀察每一段時間學生所喜歡的東西,在平時的課堂上把學生喜歡的這些東西利用于課堂,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課堂氛圍自然就會活躍,在活躍的課堂上學生會學得更好。
在教學的旅途里,教師是神圣而偉大的,教師就像是漂泊在海洋中的船帆,來來往往,一生有數不清的客人要上來,這些客人便是我們的學生,我們要帶領他們遨游知識的海洋。我們更是船長,要掌握好方向,帶領我們的客人到達目的地,不要讓學生在中途迷失方向。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更像是導游,一方面是指導方向,另一方面是講述人文歷史,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做好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語文學刊,2012(11):138-139.
[2]劉春艷.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強化策略[J].才智,2017(0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