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德海
【摘? ? 要】物理學習要求學生們既要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培養實驗操作能力,所以傳統的教學必須結合新發展的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應用等進行創新和改革。信息技術會使物理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教學模式更加多樣性,更好地滿足學生物理課堂上的需要。本文將圍繞著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展開描述。
【關鍵詞】初中物理? 信息技術?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71
利用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相結合,可以突破學生們在學習新課,鞏固知識,實驗操作方面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們可以更自由的學習,而且可以更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豐富完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著對網絡信息技術應用不全面、不充分,教學模式單調等問題。
一、信息技術輔助教師導入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每一節課的開始都會有一個導入環節,學生學習的狀態和進入學習所用的時間跟導入環節的設計有著直接且密切的關系。因此,課堂導入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教師要對這個環節給予極大的關注力,要在這個環節最大程度的開發學生學習的激情和熱情。導入環節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來完成,物理課本身就有些抽象的概念,用語言講述很難使學生輕易的理解,但是可以通過視頻、動畫、課件等向同學們展示,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認識新概念和學習新知識,并為同學們提供視覺上的體驗,將同學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提高物理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們的求知欲,從而提高物理課堂的學習效率和學生們的成績。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第四章《光的現象》的學習中,學生們雖然之前會有過觀察光現象的經歷,但是觀察必然不夠,知識籠統的觀察,無法達到學習知識的要求,所以,老師在講課時要先將這一個話題導入進課堂,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導入時,老師可以通過視頻、動畫來向同學們展示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散射等現象,讓同學們對以前觀察的記憶更加深刻,讓同學們感受到光現象就在我們身邊,同時也會在腦海中構建關于光現象的知識框架,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光現象的范圍以及各種光現象的定義和特點,這種可以觀察出來的知識,如果只靠講述,是遠遠達不到學習的效果的。播放完視頻或動畫后,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一下自己對光現象的理解和感悟,從而更有效地啟發學生探索的思維,為以后的物理學習做好準備。
二、信息技術輔助實驗操作,豐富學習方式
物理是一門探索性非常強的學科,僅僅只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求同學們自己動手做實驗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的學到的知識才更加牢固。但是傳統做實驗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安全問題、器材準備問題等等,都給學生的探索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而即使可以克服這些條件,進行了實驗,由于實驗室的種種限制條件或者學生們的操作手法不嚴謹,也會使實驗得出來的結論與課本上的結論不相符,這會使同學們心存疑慮,不知道該相信自己動手的結果還是書本上的知識,從而影響學生們學習積極性,這對物理的學習很不利,因為物理本身就是一個由大量實驗結果和推論堆積成的學科。而如果能將信息技術與實驗操作結合起來,就可以通過網絡模擬實驗,極大便利同學們的實驗,同學們既可以在學校操作實驗,也可以在家操作實驗,而且不受環境和器具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試驗。同時,通過網絡模擬實驗也會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減少實驗誤差,從而得出與課本知識相同的結論。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課本第六章《質量與密度》的學習中,測量物體的密度需要同學們自己動手測量,在這個實驗操作過程中,有一點點的操作失誤、實驗用具不準確或者學生讀數不準確等原因,都會造成實驗結論與知識不符的結果,而如果通過網絡模擬實驗,就可以通過操作準確的稱量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體積,然后通過公式密度=質量/體積得出該物體的密度。這樣既給了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機會,又證實了課本上的知識,還不用擔心學生做實驗時的安全問題,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信息技術在實驗操作上的應用,豐富了學生們學習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實際實驗操作學習,還可以通過網絡模擬實驗來學習,這會使同學們更積極的探索物理知識,提高對物理課堂的興趣,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效率和成績。
三、網絡技術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物理可以算是一門比較難的學科,對于物理的學習,如果只是簡單的學習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然手通過大量習題來鞏固所學知識點,會讓學生們感到非常枯燥無味,從而喪失了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們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吸引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物理知識的構建和全面發展。將網絡技術與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可以將課本上的知識和實驗過程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使同學們對所學知識點有個很好的了解,為深入學習打好基礎,也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創設物理情境,使同學們能夠更好的思考問題,掌握教學內容。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小組合作,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課本第二十章《電與磁》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將磁場、電動機運轉的現象展示出來,讓同學們對這兩大現象有個基本的認識和籠統的了解,然后隨著深入的學習總結出這兩大現象的原因:分別是電生磁和磁生電,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再通過網絡模擬實驗,小組進行分工合作,相互討論,再進一步的證實這個結論。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以后更深入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總結
在網絡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物理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就可以與網絡信息技術結合起來,滿足學生們學習的需要。與網絡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可以更直觀的展現知識體系,使學生更好的構建物理知識框架,同時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物理課堂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邱弘華.信息技術在中高職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思考與實踐[J].智庫時代,2019(19):180-181.
[2]范留平.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48(06):22-23.
[3]李孔望.試析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