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波
【摘? ? 要】法制教育新課改下著重提出的一點,要求各個階段都要重視學生的法制教育,這是一項新時期下的艱巨任務。法制教育是貫穿于學生學習的整個階段的,也包括所有有接受能力的公民。面對現在青少年犯罪發生率高的社會狀況,對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應該取得高度重視,從小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法制教育,可提高學生的守法意識,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國家長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村小學? 語文課堂? 法制滲透?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78
小學生自身明辨是非能力和法律意識較為薄弱,從不同的方面對學生進行法制內容的啟蒙教育,可以從學生相對熟悉的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逐步滲透,慢慢地推進到法律常識和安全保護等方面。教師可以借助案例的模式,逐漸建立小學生的法治意識,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對于農村小學來說,教學環境和師資力量都不是很充足,所以也沒有專門的法制教育課,其次大多數的學生來自于農村家庭,夫婦以及周邊的環境法治意識都比較單薄,所以農村小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機會可以說微乎其微。本文通過對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探究,希望為農村小學法制教育的加強提供借鑒意義。
一、法制教育的意義及教學現狀
(一)法制教育的意義
許多小學生不具備法律常識,加上學校、家庭對學生的法律教育不足,自身的分辨能力又較弱,很多時候會受不了好奇心的驅使,對于很多的安全陷阱不能從容躲過,面對危險時也沒有應對措施。法制教育的實施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安全常識,提升對危險的防范意識,并在必要的時刻可以運用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身安全和權益。
(二)法制教育的現狀
當前小學語文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滲透微乎其微,對于法制教育的認識程度淺薄,面對如此復雜的社會,對小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還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對于法制教育的滲透不到位,甚至忽視語文與法制之間的聯系,對法制教育采取忽視的態度。其次是在師資力量方面,由于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基礎設施的限制,許多優秀的教師都選擇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而離開農村的學校。所以留下的老師職業水平和工作能力可能比較有限,自身的法律意識就不是很強,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更是沒辦法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1]。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法制教育滲透
(一)深度挖掘教材內容,進行法制教育滲透
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學生初步語文素養形成的重要階段,所以小學語文教材涵蓋的內容相對豐富同時又極富教育意義,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許多內容都是品德和性格塑造的良好范本。比如在講《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可以調動學生對地球的愛惜之情,從而培養學生保護環境意識的提升或者保護環境的行動,所以老師可以借此機會引出《環境保護法》的法律理念,幫助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保護環境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也是法律責任。通過教材內容的進一步講解來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一方面便于學生的理解,一方面也讓法制教育變得如影隨形。對于學生法律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只有在單獨的法制教育課上才能接觸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課本知識點為切入點進行法律知識的延伸,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受到法律知識的熏陶。
(二)在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進行法制教育滲透
藝術源于生活也歸于生活,語文的藝術更多的來自生活的總結,所以將語文教學回歸于生活是從實踐中獲得教學和學習的最優效果。將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是學生理性和感性的碰撞和統一,所以,語文的實踐活動能夠更好幫助學生理解課本內容,同時對于法制教育的滲透也能更加形象化。比如可以借助班會的形式,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老師可以選擇一些語文內容具有的法制概念的詞語在班會上進行分享,從而引出法制教育的內容,通過情再到理的逐步滲透。同時也可以展開法制內容的演講,既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又樹立了學生的法治意識。增強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2]。
(三)結合媒體平臺,滲透法制教育
面對社會的高速發展,媒體平臺已經是我們認知、了解社會的一個重要媒介,同時在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之下,小學生的法制教育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所以進行法制教育的前提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法制教學環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育平臺,比如網絡媒體和電視媒體,這些媒體都具有很強的宣傳和引導能力,所以在法制教育滲透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媒體的優勢。政府應該進行強力的法制宣傳,如果有某手機做廣告的力度,覆蓋各大媒體,覆蓋各個大街小巷,那么法治意識的樹立自然水到渠成。所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媒體的宣傳作用和實時性,提高法制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影響力。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知法守法意識。
(四)加強教師隊伍的法律意識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角色,不論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還是其他科目的學習中。老師的指導作用和影響力都是不可撼動的。所以老師在法制教育滲透的過程中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因為教師是傳授環節中關鍵,老師本身應該知法懂法更應該守法,努力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才能在課堂上有所表達。其次是將課本內容與法制教育滲透的融合,如果老師自身法律知識充分,但是不知道如何通過語文教學進行滲透,那么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滲透效果,所以需要老師在不斷提高自身法律意識的同時,能夠深挖教材內容,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將二者相結合,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引導。所以將強教師隊伍的法律意識也是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法制滲透的重要一步。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生的發展應該是全面的,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更應懂法守法,而知法懂法守法應該是一個合格人才的標配。就像制作毒品的人都是化學科目的優等生,但是他們枉顧法律,枉顧人性。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滲透應該越來越得到重視。從小培養學生的知法懂法守法意識,是培養一個全面性人才的基礎。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學會課本內容的同時應該教育好學生遵守法律,不去觸犯法律是一個人做人的基本道德和基本底線。在小學階段就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是讓學生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同時能夠尊重法律的嚴肅性。
參考文獻
[1]羅來軍.淺談農村小學各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3):344.
[2]肖蘭.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探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