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妙
【摘? ? 要】核心素養是我國當前英語學科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本文以一堂英語閱讀課為例,淺議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型教學的特點和成效,為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 學生學科素養? 培養? 提高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184
新課程改革為教育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和發展目標,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產生了新型的教育概念——核心素養概念。針對高中英語教學,本文將對核心素養的概念進行具體化的定義,將從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以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究兩方面對高中英語教學展開策略探究。
一、高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重視知識,忽略能力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高中英語學科教學以應試為標準和目標,教學內容側重于系統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忽略了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學生為考試而學,機械地記憶英語語言碎片,缺乏對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學生的評價標準往往以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忽視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考核,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應試教育體制的制約,造成了高中英語重視知識、忽略能力的教學現狀。英語學科素養提出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基礎上,還要通過英語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教學模式老舊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以灌輸式、填鴨式為主,教學方法單一、老舊,教師占課堂教學的主體,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就造成了學生只掌握了套用的英語知識點,不會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不到開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不到發展。英語學科素養提出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英語教學模式應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及其他優秀的思維品質,轉變英語教學的方法和模式,打造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新型英語教學模式。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英語閱讀教學的特征
閱讀課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課型,對學生核心素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文本意義解讀停留在淺層次,文本分析視角單一等。根據修訂版新課標的要求,筆者認為,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引導學生挖掘文本深層次意義,培養學生批判思維和文化品格。根據新課標英語的要求,教師應創設啟發性任務,引導學生挖掘文本深層意義,理解文本所承載的文化價值,發展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養成高尚的文化品格。第二、優化學生語言認知結構,創設合理情景,培養學生語言發展能力。根據建構主義學習觀,學習是利用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來建構知識,學習新知識。這意味著學習是主動的,學習者要對外部信息做主動的選擇和加工。教師通過語言運用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情景中運用新的語言知識,從而達到發展語言能力的目的。第三、以語篇為載體,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群體獨特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積極的人生觀和健康的情感,從而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究
(一)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英語核心素養的第一項就是語言能力。高中階段的學生思想趨于成熟,越來越重視自身能力的提升,語言能力在其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現階段的英語教學首先要改進教學方法,將講授抽象的語法知識與實際情境結合起來,在課堂中模擬真實的生活情境,為學生創造將語法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條件,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其次,教師應當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不能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重視英語讀、寫能力,而忽視英語的聽、說能力,只有完善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才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英語課堂中要適當的加入情境對話、英語朗讀等,將文字、聲音、圖片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課堂活動相結合,把課堂的時間留一部分給學生去練習、去發揮自主能動性,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思維能力是英語學科素養中的第二大素養,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為目標。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包含多個方面: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等。下面將從英語思維能力出發,探究具體的教學對策。
1.觀察能力觀察能力是英語思維能力的基礎,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且較持久的行為。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通過觀察獲取基本的教學內容。比如:在授課之前,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對教學的標題、教材的插圖進行觀察,預測教學內容的主題,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有助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的教學導入階段,通過PPT的圖片展示和視頻展示,讓學生觀察并猜測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2.比較分析能力比較是判斷事物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的方法,分析是把研究對象整體分為部分,分別進行考察研究的認識活動。比較分析能力是英語思維能力的主要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比較思維能力。高中階段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向高級思維能力發展,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分析能力等都有了質的提升,高中階段是提升這些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應把握好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針對高中英語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文章背景、課文語境、課文結構等方面多角度分析課文,理解文中內含的意義。比如:分析課文結構的條理、分析文章的標題與段落主題句和段落層析的關系,分析主題句與發展支持句之間的聯系,這既有助于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英語課文,又能鍛煉并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從而讓學生掌握多種學習能力。
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必須付諸于實踐,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教育改革的發展目標。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姚紫琴.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7(7):11-11.
[2]陳莉莉.基于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英語教學策略探究[J].神州,2017(36):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