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芬
【摘? ? 要】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語文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夠讓學生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一改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將互動教學法運用到語文以及其他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去。所以,本文就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簡單的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互動教學法? 初中語文?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162
語文是一門文字性、思考性、文化性都很強的學科,其教學在于讓學生從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價值、他人的價值以及自我的個性。那么,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肯定少不了交流與互動,這種交流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流,而互動教學法正是我們教師了解學生想法的方法途徑之一。所以,本文就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簡單的總結。
一、互動教學法的概念
互動教學法主要是指通過課堂上一些互動的形式,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學會更好地表達自己,更好地與他人進行溝通與交流。一般而言,互動教學法分為以下幾個具體的教學方式:經典案例探究式互動、主題探究式互動、思維探究式互動。
(一)經典案例探究式互動
經典案例是學生學習某個知識點的方式之一,可以讓學生先從具體案例入手,再延伸擴展到相關知識點上。在案例的學習當中,教師一定要將互動教學法的理念滲透在學生的探究之中。例如,多給一些時間給學生們在小組內自由討論,讓學生們在相互交流的互動過程中去探究、理解。
(二)主題探究式互動
主題探究式互動主要是指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給學生一個話題,讓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去探究與這個話題相關的知識,從而達到讓學生在相互互動過程中發散思維的目的。
(三)思維探究式互動
思維探究性互動的形式類似于辯論的形式。主要是通過學生之間想法“博弈”的一種方式,讓學生之間的思維迸發出火花,從而達到學生之間思維的一種更高層次的互動。
二、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我們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課堂的主體自然也是學生,那么互動教學法的主體也應該是學生。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就主要以教師為主講,而學生在課堂上充當得更多的是“觀眾”的角色,這樣也就逐漸造成了學生不敢表達自己想法的結果。但是互動教學法卻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個局面。互動教學法旨在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勇于表達出自己的意見與看法,讓學生真正感覺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并且,在學生更加有勇氣表達自己之后,整個課堂的氛圍也會更加的活躍——學生不同的意見與看法在課堂上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會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與探究,而這正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還記得,我之前在上《桃花源記》這篇古文課的時候就充分運用了互動教學法。對于《桃花源記》中的人間仙境,我讓學生們進行了一場關于這個“仙境”會不會在現實世界里出現的辯論。在這場小型“辯論”中,學生正反方言語的交鋒和思想的碰撞讓這堂課十分的精彩,而這種辯論的方式也是學生之間互動的一種形式,讓學生們在激烈辯駁的過程中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與看法,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上的主角。
(二)師生互動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但是在某些時候,學生也可以成為教師的引導者,這是一種相互作用的關系。在課堂上,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相互交流、互動的過程,那么這堂課的教學注定是失敗的,而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其實是可以輕易做到的。例如,教師抽問、學生回答這種傳統的師生互動方式,能夠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上課狀態與教學效果。很多時候,抽問都是可以體現出學生的上課狀態的,如果抽到一個連問題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學生時,教師就可以下課之后再進行處理。又例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眼神交流,這也是師生互動的一種方式。都說眼睛是人們心靈溝通的窗戶,而師生之間的眼神交流更是一種互動的形式。很多時候我在講臺上用眼神橫掃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哪些學生在開小差,哪些學生在認真聽課,如果看到在開小差的學生,我會嘗試與他進行眼神的溝通,試圖讓他重新回到課堂上,又或者對他進行簡單的抽問,讓他意識到自己的上課狀態。所以,筆者認為,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是互動教學法運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課內外的互動
其實現在的語文教學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課內外嚴重脫節。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點被“擱置”,而沒有真正將這些知識點運用到課外的生活實踐當中去。那么學習到的知識又有什么意義呢?筆者認為,課內和課外之間的互動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其實要做到這一點也是不容易的,我們可以在課外將課上的內容繼續延伸,繼續擴展。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拋出了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但是由于受課堂時間的限制,很多學生不能完全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課后的時間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在課后深入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實現師生之間課內外的互動。
三、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時要注意的問題
互動教學法雖然是一個優勢多多、新穎別出的教學方法,但是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仍然有很多要注意的問題。
(一)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
在互動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整個教學方法的核心所在。筆者認為,師生之間的關系一定要適度,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同伴,但是學生對于教師的尊重仍然不能少;同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將學生看作是學生,更多時候是要把學生看作是相互交流意見的同伴。其實很多學生的想法與見解都是很獨到的,我們教師要學會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
(二)注意課堂紀律的維持
課堂上的教學形式再怎樣變化,那也是課堂,是學生們學習知識,與教師交流問題的地方,不能因為部分學生的干擾或影響而使整個課堂都變得雜亂無章。所以教師在運用互動教學法的時候,要注意維持課堂上的秩序與規則,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要保持對課堂的尊重和對教師的敬畏之心。
(三)教師對學生的言論不要過分評判或建議
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直都是主角,但是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可能會對學生的一些言論進行過多評判建議,導致整個課堂的氣氛又回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是不正確的。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
總而言之,互動教學法是現代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們語文教師要充分借用互動教學法,挖掘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將語文運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