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歡
【摘? ?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們學業最繁重的時期,高中生每天都處于極大的學習壓力和重度的身體疲勞以及精神疲勞下,如若課堂沒有吸引力,很難提起學生的求知欲,當然,學習效率低下是肯定的,歷史更是如此,高中歷史作為一門文字性學科,雖然背誦的內容也有,但是讓學生自我思考,加強理解與反思才是教學重點,課堂上教師死板教條的講授方式阻礙了歷史課堂的順利開展,急需找尋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歷史故事教學法? 具體應用? 現狀分析?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187
現階段,歷史教學開展極為困難,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學生們上課都處于昏昏欲睡的狀態,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要將歷史故事融入到教學中的方式應用開來,它的運用,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拉進師生距離,有助于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注意合理運用,不能只看到它的積極作用,也要發現潛在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解決,以期帶給學生更好的教學體驗,本文將主要探討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及現狀,并就這些不容樂觀的現狀提出幾點解決方案。
一、歷史故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一)應用于課堂導入中
歷史的學習本就是一個枯燥無趣的過程,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合理的將歷史故事融入到課堂導入中,利用故事本身的特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一開始就吸引學生專注到課堂學習中來,比如,當學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確立》一節時,可以結合秦國統一六國的背景,融入小故事,商鞅變法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以說,正是由于這個變法促使秦國走上了強盛,但商鞅最后卻被車裂而死,為什么一代功臣卻被處以這樣的極刑?利用這個故事中的問題融入到課堂導入中,能有效提起學生的興趣,調動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歷史的學習,進而提升課堂效率。
(二)應用于作業過程中
在課后的作業中也可以融入故事教學法,這就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地去尋找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歷史故事,同樣也可以達到預習的目的。當然,教師對學生查找的故事要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必須要具有一定的學習價值,不能只是一段逸聞趣事,毫無意義,浪費課堂時間,比如,在《西周分封制》的學習中,可以查找周天子與諸侯的朝貢方式和朝貢內容,以此反映出分封制度的一些特點,另外,這是作為一個作業布置給學生的任務,教師要在課堂上進行檢查,如抽取部分學生起來分享故事等方式,給學生一定的壓力,促使這項作業保質保量地完成,達到教學目的。
二、歷史故事教學法運用的現狀分析
(一)課堂重點把握不準,舉例不恰當
傳統教學中,教師都是以講授為主開展歷史課堂,故而對歷史故事的運用還不太熟練,容易劍走偏鋒,舉例與課堂學習的重點知識聯系不密切,并就一些很偏的小知識大說特說,不僅難以達到教學目的,還極有可能對學生造成誤導,增大教學難度。就以《明朝內閣制度的形成》的學習為例,這章節的學習重點是對這種機制的評價和歷史作用進行學習,部分教師不恰當的運用歷史故事教學法,就是因為沒有圍繞這些知識點展開舉例,比如針對內閣制度造成當時形勢動蕩,朝堂及社會處于惶恐不安的現狀,教師應運用真實的歷史故事具象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加深理解學習,但部分教師卻抓錯了重點,將本堂課的重點都放在了明朝實行內閣制的原因進行舉例,這對學生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
(二)講故事的技巧不強,難以提起學生的興趣
傳統歷史課堂的授課方式導致教師養成了用刻板的語氣,嚴肅的態度開展課堂的習慣,這對歷史故事教學法的運用是極為不利的。如若教師采用一貫的方式來講授歷史故事,技巧性不強,這與知識點的講解又有什么區別呢?還難以改變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故事講解的技巧性是極為重要的,增強歷史故事講解的技巧性勢在必行。
(三)對故事時間把握不準
如果教師不能精確的把握歷史故事講解的時間,這對課堂的順利開展也是極為不利的。時間過長,學生雖然是將注意力集中起來了,但是也只是對針對的部分知識點進行了學習,占用了其他知識學習的時間,難以跟上教學進度,還有可能導致學生產生依賴心理,導致產生教師一旦不講故事了,學生就不想聽下去了的教學現狀。如若時間過少,還沒有起到激發學生求知欲的效果就結束了,難以達到教學目的,因此,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平衡故事教學與課堂教學的關系,精確的把握好歷史故事的時間。
三、針對當前不容樂觀的現狀的解決方案
(一)把握教學重點,保證舉例的恰當性,開展反思教學
首先,教師要抓住課堂內容的重點,然后再開展歷史故事教學,由此,才能保證舉例的恰當性,有助于學生學習內容的精確性,有利于歷史成績的提高,符合當下應試教育的要求。其次,抓住重點過后,教師要密切聯系知識開展舉例,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學習價值,以期讓學生通過這個歷史故事展開反思,加深理解,有效提升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專題時,通過舉例列強侵入中國展開的一系列罪惡行為,讓學生體會到近代中國所受的屈辱,從而深刻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意義。
(二)提高故事講授的技巧,增強趣味性
如何來增強故事講授的技巧性?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授課方法,改變刻板教條的態度,將歷史故事的方法運用進來,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故而,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豐富課堂內容,輔助于故事教學,有助于改善課堂氛圍,增強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其次,教師要進行自我探索,多在運用的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接受程度,慢慢改善,提高講授技巧,當然,教師還可以同其他教師取取經,學習他人的方式方法,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途徑。
(三)精準把控故事講授時間
首先,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就要對故事進行一定的優化,去掉不必要的內容,就主要部分開展具體講解,其次,教師還要積極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探尋故事講解最為準確的時長,同時,根據學生上課的學習狀態以及效果,經過多次的嘗試,進行調整,以求最大限度發揮歷史故事教學法的作用。
綜上所述,歷史故事教學法對高中歷史教學有很大的積極作用,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質量,有助于歷史教學更好的開展。但是,現階段歷史故事教學法的運用并不樂觀,教師要充分看到存在的問題,采用恰當的方式方法進行有效的解決,讓學生能進一步加深學習,加強掌握,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以期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體驗,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