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美紅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要求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不再是死記硬背就可以,而是需要提升學生實際的能力,這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借助歷史教材中的圖片,或者是其他的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提升學生實際的能力。歷史課堂中教師需要通過有效運用圖片的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觀察和理解的能力。
關鍵詞:歷史圖片;高中歷史;有效應用
前言:
高中歷史教學是高中階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實際的教學中高中歷史考察的難度不斷增強,這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的方式,運用科學的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歷史教學,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
一、正確認識歷史圖片的功能,合理運用
歷史圖片的功能主要有兩個,第一,歷史圖片和文字材料是教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歷史圖片不僅僅是和文字材料的地位一樣,它還是文字材料的重要的補充。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既需要充分的運用文字材料,也需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的需要積極的進行圖片材料的運用和研究。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圖片不夠重視,在教學中只是重視文字材料的作用而忽視了圖片的價值和功能,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轉變教育教學的觀念,認識到圖片的重要性,并且能夠積極的利用這些圖片開展教學,以期提升歷史教學的效率。
二、利用空間類圖片,回溯歷史
空間類的圖片就是人類活動空間的最直觀的展示,主要包括疆域圖、分布圖、形勢圖以及路線圖。每一幅圖片的側重點不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的發揮每一種圖片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充分的發揮不同圖片的作用。
疆域圖側重于界限的劃分,主要有國家的疆域和地方行政的劃分,如,在教學秦朝歷史的時候,可以利用《秦朝的疆域圖》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形勢圖側重于動態歷史的展現,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利用這些動態圖引導學生推斷歷史走勢。如,在教學“解放戰爭”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利用《南線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示意圖》這一動態圖,引導學生再現三軍突進,兩邊配合這一戰爭形勢的動態圖,進而了解全中國的解放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路線圖側重于歷史活動的軌跡,因此,在讀這些圖片的時候就要引導學生重點關注軌跡點的變化,主要是關注軌跡變化中的點,在讀這種圖片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要重視各部分內容在不同空間的分布,另一方面就是要關注不同的軌跡點的展開情況。如,在教學唐朝的歷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長安城的平面圖》,從圖中找出一些重要的點的分布,比如一些寺廟或者是一些坊,要通過這些點分布的位置看出唐代經濟發展的狀況。
三、善用歷史遺跡類圖片,再現歷史
歷史遺跡類的圖片在實際的教材中就是指一些遺址、遺著、遺像等等,還包括一些復原圖。如,在教學宋朝的歷史的時候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讓學生通過觀察這幅圖片能夠了解宋朝都城的繁華景象,同時這幅圖片非常全面的展示出了宋代人民生活的不同的場景,這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的需要充分的挖掘這幅圖中蘊含的信息,引導學生直觀的全面的了解宋朝的實際情況。如,在教學“民主革命”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教材中“孫中山先生的半身像”這幅圖片,讓學生在了解孫中山其人的基礎上積極的了解民主革命的性質和意義,并且孫中山先生身上的一些優秀的品質是非常值得學生學習的,因此,教師要利用這一教學契機,引導學生在掌握基本的史實的基礎上能夠獲得整體素養的提升。
歷史遺跡是教材中常見的一類圖片,所謂的遺跡就是歷史上人們各種活動留下來的痕跡,通過這些圖片,學生們在事實的基礎上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便能夠很好的再現歷史,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這些史實,充分的發揮這些圖片承擔的教育教學的功能。如,在講到“春秋戰國”這一歷史時期的時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研究復原以后的《孔子講學圖》,學生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教師有效的引導,可以獲得很多的歷史信息。首先,學生可以了解到春秋戰國時期是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社會急劇動蕩,這樣的歷史時期就使得文化極度的繁榮,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私學的興起。此外,在這幅圖中還可以看出,畫中的孔子端莊嚴肅,聽其講學的弟子圍坐在孔子身邊,屏氣凝神,聽得非常認真,從這幅圖中,也能夠看出孔子這位大教育家在教育方面的貢獻。
四、運用歷史人物活動直觀展示圖,描摹歷史
歷史人物活動的直觀圖是對古代人物活動的描摹,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情景介紹和對事件的描寫。
情景介紹類的圖片,不是僅指某一個事件,但是卻是由一系列的事件組成的,這類圖片的教學需要從對事件的整體描述中讀出時代發展的特點,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想象和知識積累,正確的了解當時的歷史事件。
事件類的描摹主要是反映這一事件最為集中的內容,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的關注并且挖掘這一事件背后的背景或者是價值或意義。如,在引導學生觀察研究《第一次工業革命》這一課圖片的時候,就要引導學生圖片中哪些地方能夠看出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于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和發展造成的影響,哪些可以體現出棉紡織工業及蒸汽機的技術發明和革新創造。這時候學生就會仔細的研究“珍妮紡紗機”、“瓦特的改良蒸汽機”、“蒸汽汽船”、“蒸汽機車”這一組圖片,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普及了機器的使用,汽船和火車的使用有利于產品的運輸和銷售。從圖中學生就可以獲得關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最直觀的認識,這樣學生在將圖片轉化成文字的時候就能夠更加的有效,并且能夠積極的研究這一歷史事件的意義和發生的原因。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意,學生學習歷史并不是僅僅是未來考試,在學完一個知識點后,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的情況積極的和當今社會聯系起來,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如,在教學完這一知識點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共產黨宣言》,讓學生思考,市場的擴大和需求與工業革命之間有什么關系?工業革命首先是從哪個行業當中進行的,為什么?從圖片入手,深入挖掘事件背后隱藏的問題,并且能夠結合所學的知識,從歷史的角度展開分析。這樣的教學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體現歷史這門課程的價值。因此,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認真研究教材,也要給予學生課外拓展的材料和時間,搜集一些相關的圖片材料,讓學生積極的開展閱讀,獲得啟發。
結語:
總之,在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靈活有效利用圖片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歷史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實際的歷史質疑和探究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結合學生實際的需要積極創新,通過創新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開闊視野,真正能夠知史明智,讓學生在了解歷史的基礎上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素養。
參考文獻
[1]王芳.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2019,(23):177.
[2]姚得旺.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9,(24):119.
[3]任麗軍.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圖片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9,(22):45.
[4]晏仕瓊.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魅力中國,2019,(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