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劍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就業市場也需要及時的調整,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更好的為經濟發展做貢獻。中職學前教育語文專業的培養目標也需要緊跟著時代發展的趨勢,結合實際,不斷創新發展,探索出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體系。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相應的教學方向和教學內容,希望能給相應人員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語文;職業化教學
前言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育主要是結合社會的需要,培養出能夠滿足要求的人才,并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的價值。中職學前教育語文專業職業化教學是擺脫當前教學困境的重要方式,通過活動課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實用寫作、口語訓練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中得到充分的鍛煉,為優化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提供幫助。
一、實用寫作方面
寫作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更是每一位語文教學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學前教育是為幼兒做好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準備,為接下來的教育活動打下基礎,教師掌握實用寫作方面的知識,有利于及時的向幼兒傳授,形成寫作概念。
1.朗讀和背誦
可以在早讀時,課代表組織全體學生除了朗讀和背誦課文、古詩詞、經典課外閱讀、名著閱讀之外[1],還需要朗讀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對這些幼兒感興趣且能提高幼兒心智的書籍要盡可能多的掌握,以便更好的應用。
2.實用寫作練習
可以以周記的形式,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引導,學生的寫作要用幼兒感興趣的語言陳述,故事要保證完整性,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班級為單位,每周各班推薦一篇值得同學們共同學習的文章,張貼在公共區域,下方設置留言板,學生可以續寫故事,或者寫出閱讀感受等,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充分的實踐活動
充分的課外實踐互動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形成共情心理,寫作語言和形式更加貼近現實,是實用性寫作的加強項。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的學生到學前教育院校實習,讓學生在與幼兒的互動中,把握幼兒的心理狀態,并以讀后感的方式寫出自己的感受,在接下來的寫作中,以幼兒的需求進行寫作,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創作。還可以邀請本校畢業生正在進行幼兒教育的現場交流,增強學生對幼兒的了解,形成創作的基礎。
學生和教師本身就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用性寫作課程同樣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充分配合,在配合中找到最適合的磨合點,完善教師的教學方式,同時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共同努力實現教學目標。
二、口語訓練方面
說話是教師必不可少的技能,這里的說話不僅僅是日常的交流,還包括教學中的話語養成,一些學生由于自身的額性格使然或成長中的種種因素,導致在交流方面不夠自信,這就需要在日常學習中完善口語練習。
1.開設口語練習課程
口語課程內容包括普通話練習和口語交際能力練習兩個方面。普通話是現代人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更是教師的必備技能。通過普通話的訓練,讓學生都能夠及時獲取普通話等級證書[2],為將來從事學前教學活動提供幫助。日常的口語訓練,重點在學前教育的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行無障礙的交流和溝通,這需要長期系統的練習和鞏固。在口語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當的訓練學生的站姿、坐姿、走姿等形體訓練,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形體習慣。
2.適當的訓練活動
適當的口語訓練活動能夠讓學生在長期的堅持喝潛移默化中形成良性習慣,在習慣中完善自身,增強自己的能力。首先每次相關專業課堂前五分鐘可以有一、兩位同學采用幼兒喜歡的方式講故事,并要求其他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敢于表現,善于互動;還可以在口語課上定期進行招聘活動模擬訓練,讓學生有機會進行面試和被面試,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應答能力、判斷能力[3]。在組織招聘會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引導,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面試的氣氛,學習到面試的技巧和方式,并在以后的學習中做好充分的訓練;還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舉行演講活動,如以“綠色環保”、“我最愛的書籍”等為話題,讓學生既能夠大膽的表達自己,練習口語表達的能力,又能夠在演講活動中學到知識。此外還有很多鍛煉口語的方式,需要不斷的探索,并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綜合實踐活動方面
1.組織實踐課
實踐課程是對理論課程的補充和完善,通過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日常學習中的理論知識得以發揮,更好的鍛煉自身的能力,提高教學能力,為將來從事學前教學工作積累經驗。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方面可以側重開展一些演講課、古詩歌朗誦課、“每日必讀”名著推薦、講故事課等[4],還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創設情境,開展話劇活動等,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做好充分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普通話練習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正確的發言,才能和學生交流起來不費力;還有與幼兒交流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語言的方式,一般使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幼兒喜歡的方式講故事,如童話故事、家鄉的故事等,還可以通過配樂或舞蹈的方式表現出來,幫助學生在日常訓練中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2.開展特色活動
有特色的比賽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中可以開展的比賽活動相對較多,如演講比賽、朗誦比賽、辯論賽、幼教技能賽、幼教實用寫作比賽等,讓學生在比賽中增加對幼兒的認識和喜愛,提高自身的能力。還有一些活動,如專題講座、幼教專題調查互動、畢業生經驗交流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都是從一方面出發,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的活動,學校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和教學目標,有選擇性的開展,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對將來所從事的學前教育工作充滿熱情和喜愛,并為此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職業化教學是滿足當代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學生的發展離不開學校的培養,中職院校作為特殊的培養實用性人才的場所,更應該結合結合實際情況,與時俱進,探索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體系,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學生走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更好的發揮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馮浩, 李鋒. 基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非職業化鋼琴教學的思考[J]. 北方音樂, 2017, 37(14):133-133.
[2]陳楓楓.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的社會適應性初探[J]. 教育現代化, 2017(21):218-219+222.
[3]馬翠妮. 關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課程的思考[J]. 新課程研究(中旬刊), 2017(4):96-97.
[4]張金超. 對中職語文職業化教育教學特色的探析[J]. 中華少年, 2017(18).
基金項目:
本論文為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題《中職語文職業化教學的實踐探索——以學前教育為例》(GXZZJG2016B181號)系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