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澄
摘 要:自2017年9月“文明新風公益基金”啟動以來,陵城區委組織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帶動作用,凝聚社會資源、倡導文明新風,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用民間熱心公益的優良傳統,助推農村和諧文明向上的新風尚,解決了村集體收入不足帶來的工作缺位,切實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重形不重質、管理不到位、氛圍不濃厚的問題,下一步要通過提高活動質量、加強資金管理、營造濃厚氛圍等措施,使“文明新風公益基金”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關鍵詞:文明新風;公益基金;對策建議
一、主要做法
1、鎮村發力廣宣傳。14個鄉鎮(街區)分別召開專題會議,
結合鄉鎮、村莊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和管理制度,明確基金使用范國,采取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模式,選取基礎好、班子強的村作為試點先行開展工作,借助試點村成功經驗,通過召開動員會議、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倡議書、大喇叭廣播、設立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在農村廣泛動員宣傳,營造良好氛國。丁莊鎮率先制定《實施方案》,成立村民議事會和理財小組,產業合作區、鄭家寨鎮逐戶印發《文明新風公益基金倡議書》,前孫鎮統一為在外務工人員發放《致在外能人的一封信》,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動員,確保基金設立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2、自愿公開募基金。各鄉鎮(街區)成立專門工作組,配合包村干部深入村莊進行宣傳發動,充分調動黨員群眾參與公益、共建文明的積極性。糜鎮成立專門宣講團,邊臨鎮、義渡口鎮以管區為單位成立工作組,逐村進行指導宣講。基金募集不搞堆派、不限額度,由各村鼓勵創業有成的企業家、經商大戶、種養大戶等在外能人以及普通村民自愿捐款,并通過張榜、微信群公開等方式對捐款情況進行公示。經濟開發區時莊村黨支部書記秦延輝個人捐款2萬元,神頭鎮后石莊村83歲老黨員吳長貴83歲退休故師石賢金親自到場捐款200元,徽王莊鎮千余名在外務工人員通過微信、支付寶踴躍捐款,通過典型引路、全面支持,文明新風公益基金事業不斷發展壯大。
3、倡導新風活使用。積極發揮基金弘揚社會正氣、助推鄉
村文明的作用,將基金用于精神文明建設,表彰獎勵農村孝老愛親、關愛他人的道徳先鋒和親善鄰里、踴躍奉獻的文明榜樣,扶危濟困、幫助弱小,廣泛傳播文明正能量。滋鎮創新開展“滋鎮好人”評選,網絡點擊量超100萬人次,評選先進典型60名;于集鄉在文明實踐中心召開表彰大會,對62名“好婆婆、好婦”進行集中表彰;臨齊街道將表彰獎勵與四德榜、評先樹優、城鄉環衛一體化等工作相結合,擴大文明新風公益基金在村級事務中的影響力,發揮更大作用。
二、實施效果
截至2019年5月7日,全區共979個村建立“文明新風公益基金”,占比98.89%,有10個鄉鎮(街區)實現全覆蓋。募集資金681.6萬元,共計使用140.0039萬元,剩余541.1561萬元開展表彰獎勵、關心關愛3900人次,開展民生公益事業58次.979個村莊中,2000元以下的村140個,占比14.30%;2000—5000元的村436個,占比44.53%;5000—10000元的村237個,占比24.21%;10000元以上的村166個,占比16.96%。
1、破解難題,強基固本。目前全區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全區990個村,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有702個,占比70.91%,其中空殼村(村集體年收入為零)35個,占比33.84%,無錢辦事的問題非常突出,無力興辦公益性事業,一些涉及群眾根本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公益基金”的實施,既能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的疑聚力、號召力,又能緩解村級無錢辦事、缺錢辦事的壓力,拓寬村級組織為民服務的渠道,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2、順應民意,聚力聚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率先富裕起來的民營企業家、經商大戶、種養殖大戶等,有能力、也有意愿通過一定的渠道反哺家鄉,愿意力所能及地為村里興辦一些公益性事業,促進家鄉村風民風轉變、村容村貌改善。此時,設立“文明新風公益基金”,既是對群眾意愿的積極回應,也是充分整合民間愛心人士力量和資源的有效途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處使,共同為農村發展添磚加瓦。
3、弘揚正氣,倡樹新風。當前,現代化社會生活方式向農村逐步延伸,但農村群眾的文化素質、法律素養、價值觀念與現代文明的發展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鄉村振興的步伐。設立“文明新風公益基金”,廣泛深入地開展文明新風評選表彰活動,對各村評選出的“好婆娘”、“孝賢之家”、“節儉之家”、“美麗之家”、“重教之家”等進行表彰獎勵,能夠正確引導積極向上的文明新風,引領廣大群眾逐步摒棄陋習,樹立和諧團結的新風尚、新風氣,不斷提升農村群眾的精神面貌,助推鄉風文明。
三、存在問題
1、重形不重質。個別鄉鎮(街區)在工作開展上存在形式主義,單純追求基金設立的全覆蓋,忽視和降低了對基金募集質量上的要求,導致村均募集基金數額為2000余元,與村均募集基金數額最高的丁莊鎮(1.91萬)差距明顯,黨支部疑聚群眾、發動群眾的戰斗堡坐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容易損害“文明新風公益基金”的公信力。
2、管理不到位。目前,全區已有98.89%的村莊設立“文明新風公益基金”,但使用金額只占募集金額的20.55%,且使用大多以表彰先進典型、幫扶困難家庭為主,開展民生公益事業較少部分鄉鎮(街區)沒有在經管站為村級“文明新風公益基金”設立單獨賬戶,導致資金由村“兩委”干部代管,鄉鎮(街區)黨委(黨工委)在資金監督管理上作用發揮不到位。
3、氛圍不濃厚。目前,全區“文明新風公益基金”表彰獎勵關心關愛活動開展多數為鎮、村兩級自發宣傳,且大多通過微信網絡進行報道,區級尤其是區級以上宣傳報道相對較少,還沒有形成濃厚的宣傳氛圍,公益基金在倡導文明新風上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完全發揮。
四、對策建議
1、提高活動質量。要督促各鄉鎮(街區)扎實扛起主體責任,牢固堅持實事求是和自愿原則,堅決杜絕硬性攤派,杜絕走過場,夯實“文明新風公益基金”工作基礎,同時,要結合春節在外人員集中返鄉黃金時機,督促鎮、村用好用活資金,廣泛深入地開展文明新風評選表彰活動,讓受到表彰的文明新風先進代表墻上有名、鏡頭里有影,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疑聚力、號召力。
2、加強資金管理。堅持專款專賬、專項管理,督促鄉鎮(街區)及時將募集的公益金納入農村財務“雙代管”范圍,杜絕與村級其他代管資金混用挪用,公正公平公開運行,確保公益基金在陽光下運行,在陽光下成長。
3、強化宣傳引導。聯合區委宣傳部、電視合等媒體,對資金募集、評選表彰成效顯著的村莊、個人進行集中報道,形成村村談新風、論公益,戶戶講文明、爭先進,人人知榮辱、守禮儀的良好氛圍,讓公益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掀起文明新風新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