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婷
摘 要:學生除了學生的身份以外,更多的是生活中的人,對于這句話的解讀很大一部分,就是說,對學生的教育工作需要扎根于生活,不能脫離生活進行教育工作的展開,中學學生德育課程的教學工作,對學生本身的人生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等多方面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在這方面課程當中,進行生活化的改變是相關教育工作的必然選擇的一個方向,本文便根據中學階段的德育課程生活化教學進行相關研究分析。
關鍵詞:中學 德育課程 生活化教學
在我國傳統的德育教學工作當中,選擇的教學方式比較復雜,更多的是迎合應試教育,為主,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對德育課程方面的教學工作提出了針對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社會的要求。在德育課程當中,重點培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形成,這相對于傳統的德育教學模式來說,能夠有效改變脫離實際生活的缺陷,從而更好的滿足學生在新的時代不斷發展的需求,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這是新課改背景下完成德育課程的重要途徑。
1中學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研究
首先從中學的德育教育課程本身來說,與學生的生活本身有著重要的聯系,也就是說開展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與德育課程之間有著一定的必然性,同時也是德育課程在新的階段實現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對于學生來說,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思想方面的培養形成受到更多方面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德育課程的作用就顯得越發重要,中學德育課程的教學生活化則能夠很好的體現學生實際生活與課程之間內容的實際聯系更好的滿足中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實際需求。最后一點就是對于我國現階段的德育教育課程本身來說,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脫離實際,只是根據課本的內容泛泛而談,無法讓學生真正的將學到的內容融入到生活實際當中,這些生活化的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對德育課程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
2中學思政課生活化教學現狀及問題的研究
我國現階段在中學的課程教學工作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如下三點,首先是課本知識內容比較枯燥,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德育教育從其本身來說是更多的研究學生本身的思想,政治以及德行等多方面的內容,相對于其他科目來說本身就存在著枯燥的特點。同時受到這點的原因的影響,德育教學內容無法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缺少一定的全面性;
第二方面是德育課程的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學生多變的需求,在中學階段,德育課程的重要性往往比不上例如英語數學等科目的地位,這就給老師造成了一種德育課程并不重要的理念,直接導致在課程活動安排過程當中,沒有進一步的探索研究,更多的只是圍繞著課本上的固定知識,開展一些比較相對單一的教學活動;
第三方面是教學行為,以老師以考試為中心,忽略了學生在課程當中的主體地位,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當中,其中有一點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將學生放在課程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完成課堂教學活動,而現階段在我國的中學德育課程當中,對于這點做到的不信人一,更多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這樣學生對于德育課程本身缺乏一定的主動性,無法提起學習興趣導致學習效果低下。
3中學思政課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措施
在中學的德育課程當中,想要融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需要從多方面入手,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以生活化為核心理念,選擇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到德育課程教學活動當中,通過學生本身的生活實際感悟,加深學生對課文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圖文并茂是初中政治新教材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數量眾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精美圖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很受學生的青睞。以七、八級上冊第4課中的“孔子教學”插圖為例,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通過觀察,你得到了哪些歷史信息?同學們饒有興趣地認真觀察,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學習,關系平等等??梢娎貌鍒D進行的教學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鑒賞能力。并能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記憶。
德育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情感,處事態度以及價值觀念,能力,目標等多方面的內容,而對于這些具體內容,實施目標的選擇應當回歸到中學學生實際生活當中,將教學活動真正的與學生生活相互結合,這樣才能不斷優化中學生在思想方面的生活狀態及生活質量,從而間接的引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第二方面對于中學學生生活化課堂活動的拓展,老師應當將重點放置在教學活動的內容,是否能夠真正反映出學生的生活需求上面,通過德育課本的知識內容反映出學生如何根據自身的生活體驗以及生活感悟完成德育知識的學習。也就是說老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通過一些實際的活動來引導學生,將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入到課程當中來實現生活化教學模式。
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拓寬中學階段的德育課程方面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就必須要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從整體來看,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德育課程當中的使用仍然存在著許多缺陷,沒有在廣泛的中學學校得到一個實踐。從而根據問題選擇合適的優化改革方向,進行著手處理,從而實現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德育課程當中的融入,幫助學生在中學階段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世界觀價值觀,綜合培養學生的素養。
參考文獻
[1] 梁力銳.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考試周刊,2015,(2)
[2] 張雯雯,劉鵬.如何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J].高考.2015,(8)
[3] 陳麗娟.淺析中學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一代,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