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高
摘 要:新世紀以來,我國步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在交通方面,不管是鐵路建設還是高速公路,都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隨著體制不斷的完善,以及社會的發展需求,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目前,公路管理工作正面臨著轉型改革,而公路行相關部門的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是目前的重點以及難點問題。行業工作人員應當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積極改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公路事業更好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改進;職工教育;思考
前言
隨著我國交通事業快速的發展,相關部門認真落實人才興路的發展戰略,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公路行業的高效穩定發展,加強公路職工教育培訓工作越來越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推進專業人才建設發展,提升工作人員綜合能力已經成為公路發展的主要問題,但是由于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部分相關公路基層單位在開展職工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阻礙了其和諧穩定的發展,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宏觀可持續發展戰略,進一步推動公路職工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一、提升對職工教育工作的重視,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
隨著職工教育工作的不斷推進,近年來,相關部門對系統職工進行了數據調研,從調查數據來看,公路部門普遍存在職工文化基礎不高、專業素質較低的狀況,使得部分公路職工的思想觀念較為陳舊,管理水平較低,不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以及適應能力,嚴重阻礙了公路事業的發展。主要原因,便是公路職教工作的效率不高,且深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較深,并沒有積極順應時代潮流,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面對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時期,不能夠全面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關應對策略,及時作出調整計劃,沒有做足充分準備來面對復雜多變的混合經濟體制。
由于我國國情的特殊原因,長期以來受到計劃經濟政策的保護,公路行業的維護、建設一直處于壟斷的現狀,體制下的公路行業逐漸失去活動,不具備創新意識,似乎不用思考其發展方向,久而久之,失去發展前進的動力,缺乏技術創新的支持。更加沒有人才引進的意識,行業壓力偏小,大多數公路職工在發展過程中,通常只是簡單的將員工進行分組,如,工人團隊、干部團隊以及技術團隊,雖然將管理工作作為基礎工作之一,但是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以及創新方法,沒有充分的開發利用相關資源。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公路行業只是負責執行任務,加上職工教育工作也沒有受到部門領導的重視,因此使得職工教育工作不能有效的開展,更加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也與領導的政績無關。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使得公路事業單位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大部分的公路單位并未做足充分的應對準備,在市場競爭當中處于劣勢狀態,使得單位的發展重心并不在于職工教育工作上,使得職教機構進行合并或撤掉,并裁員職教人員,單位的經費投入急劇減少,教育培訓效率也呈下降趨勢,部分公路單位的職工教育形同虛設。因此,公路行業必須站在宏觀的角度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戰略計劃,加強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逐漸重視職工教育工作,從全新的角度去認識其重要性,積極做好應對準備,為未來的持續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1]。
二、拓展公路職教工作的新職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今年來,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也有許多潛在問題,由于公路單位的特殊性,使得職教工作人員長期以來受傳統文化與經濟體制影響較深,加上自身專業能力有限,對于職教工作的方法了解較少,潛意識里認為職工教育就是簡單培訓知識而已,且對于培訓內容沒有針對性,職工教育程度偏低,此外,培訓人員在日常培訓過程中,沒有根據員工的需求制定培訓計劃,不注重實際效率,且培訓方法刻板單一,教學內容落后,且不具備一定的實用性,因此,培訓效果也未能達到理想狀態,只是遵循上級指示,形式化教育。針對這些問題,公路職教工作者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對于職教工作的模式應當不斷的創新改革。公路行業由于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較深,缺乏當代企業奮斗精神以及經營管理理念,大多數的職工不會發自內心的關注單位的效益以及未來長遠的發展。
隨著社會體制的改變以及新時期不斷涌現的各種聲音,對許多職工的政治思想產生了負面的作用,使其道德素質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不具備愛崗敬業的精神,極大的消耗了公路行業的資源。本質上來看,是因為其精神方面沒有得到良好的灌輸滲透,公路單位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的發展需求,順應發展趨勢,公路基層單位逐漸開始重視單位職工的培訓教育,不斷的加強企業文化的滲透,使工作人員逐漸提升職業道德以及工作能力,增強職工團隊的凝聚力,促進公路單位和諧穩定的發展。在以往的職工教育工作當中,職教人員通常都是根據上級指令展開相關培訓教育,使職教工作不能夠根據公路經營服務狀況進行調整,使得職教人員只是注重形式上的培訓,不注重實質性的內容,不能夠有效提升職工的專業技能以及理論知識,因此,職教工作必須要以公路事業發展為前提,將職教工作納入到公路的生產經營中,真正結合生產經營過程中真正需要的,才能夠提升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效率[2]。
三、積極探索新方法,創造良好的職工培訓環境
公路行業由于其特殊性,涉及到的方面較為復雜,具有點多面廣的特點,且工作人員相對而言,不夠集中,教育資源分散,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存在以下問題:公路單位的職工人數較少,不能夠形成規模化教育,教育培訓經費缺乏,不能夠有效的解決器材以及場地等相關需求。缺乏專業的職教人員,對工作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且存在諸多矛盾,不能夠保證培訓能夠持久進行。很難滿足公路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此外,傳統的教學手段以及方式不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公路單位要積極創新,利用全新的手段以及技術,公路信息網絡能夠以教職工為主體,提供先進的教學方法,職教人員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以及多媒體技術實現遠程教學。與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方式相比,新媒體教學不受時間以及地域因素的限制,充分的展示教育資源的潛力,擴大職工的教育機會,有效的連接高水平教師與職工之間的交流互動,在線教育培訓不受空間以及時間的限制,且通過網絡可以連接每一個城市或鄉村中的角落,且能夠全時段的進行教學,有效的提升了職工教育培訓的效率。且公路職工能夠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崗位特征,隨時反復的學習教學視頻以及音頻資料,滿足職工的個性化教學,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以及方式,根據自身學習進度,隨時進行調節,為職工的培訓學習創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傳統的培訓模式主要是將職工集中在一起,各項費用便是很大的一筆開支,而網絡培訓便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職工只需要網絡便可隨時進行學習與培訓,不用耗費過多的經歷。使得以往封閉式的教學環境變得具有開放性,符合公路行業的發展特點,潛力巨大,也必將是未來職工教育培訓的發展趨勢。此外還應當不斷的完善相關制度,應當逐漸改變以往的以職稱定待遇的傳統模式,建立職工教育激勵監督機制,把職工學習成績作為工作成績中的一部分,并作為晉升轉崗的必備條件,逐漸改變職工的思想意識[3]。
四、結束語
公路職工教育培訓關系著公路事業單位的未來發展,因此,相關部門以及領導應當逐漸加強對公路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視,積極創新教育模式,從問題根本上入手,提升職工教育的效率,進一步促進我國公路事業的和諧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樹寶. 加強和改進當前公路職教工作的幾點思考[J]. 中國職工教育,2018(18):53-54.
[2]曹文民. 對加強公路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幾點思考[J]. 中國職工教育,2017(22):44-44.
[3]田兵. 公路職教工作的科學發展[J]. 現代企業文化,2017(21):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