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迫切需要對現行的高校英語教學進行改革。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應該將通用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建起一個全新的高校英語教學體系。新體系不再僅僅局限于通用英語教學,而是以通用英語為主體、人文素養選修課為輔、兼具工具功能和通識教育功能的綜合教學體系。
關鍵詞: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英語教學
一、引言
英語教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用英語(EGP),是指以語言教學為主;另一類是專門用途英語(ESP),是為滿足學生特殊英語學習需求而進行的英語教學,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運用英語來進行專業學習和學術交流。
從社會功能來講,EGP兼具了工具性和人文屬性,具有通識教育功能,而ESP則包含了行業英語和學術英語,更偏重工具性。因此,EGP是ESP的基礎,只有通過對EGP進行一段時間的認真學習,學習者掌握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具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之后,才能通過對ESP的進一步學習來提高學生在專業領域的英語使用能力。因此,在高校的英語教學過程中,EGP與ESP教學存在著很強的互補性。
二、通用英語研究的發展
在改革開放之初,英語教學只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忽視了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的高校英語教學雖然仍把培養學生具有較強閱讀能力的目標放在英語教學最重要的位置,但教師和學生開始更加注重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整個社會對大學生英語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大學英語教學也隨之進行著變革,但實際上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并無實質性的改變,仍然強調大學英語教學的工具性,認為英語只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依據對英語功能的這種定位,EGP就成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核心任務,圍繞此任務建立起來的通用英語課程體系較為簡單和粗放,并且導致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學生的英語能力不能適應新時期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催生了新一輪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我國的國情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外交往急劇擴大,社會對英語各項技能需求中,口頭表達能力占據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新形勢,迫切需要對現行的大學英語教學進行改革。這是一次影響深遠的綜合改革,涉及到教學的各個方面,而且把聽、說能力的培養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強調了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文化素養的重要性,明確指出“大學英語不僅具有工具性,同時還具有人文性,是認識世界、學習世界先進文化的重要渠道”(文秋芳,2014)。這表明大學英語第一次出現了重大方向性轉變,大學英語的功能地位向著兼具通識性和人文性的復合功能發展。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也進行了改革和完善,課程門類不斷增加,教學內容不斷豐富,越來越“強調課堂中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的對話關系,重視將對話參與者的經驗考慮在內的知識的對話建構,并推崇有力、有效的教與學的對話互動”(譚芳,2014)。雖然EGP的核心地位得以保留,但是單一的課程體系逐步發展成為更為豐富、門類更為齊全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比如增設大量英語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或者需求來進行選擇。各高校紛紛開設一些諸如強化英語技能的口語、口譯、筆譯、托福、雅思等課程,提高人文素養的西方文學、西方文化類課程,以及一些應用類課程如職場英語等課程。經過一系列的改革,現有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不再僅僅是通用英語教學,而是以通用英語為主體、人文素養選修課為輔、兼具工具功能和通識教育功能的綜合教學體系。
在我國高校教育體系中,不論從教學性質還是從教學內容上看,很難有一門課程具有像大學英語這樣兼具工具性和通識教育功能。除此之外,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和材料大多來自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而這些國家都是西方發達國家,這就為學生了解世界、認識世界和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個國際化視野,這也是其他任何學科不能比擬的。相反,ESP由于其工具屬性和教學目的的單一性決定了其使用面窄,而通用英語教育在提高人文素質教育方面、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用英語教學在高校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學通用英語教育之所以廣受詬病,并非因為它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而是因為它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效果欠佳、效率低下。我們要做的不是取消大學通用英語課程,而是大力推行教學改革,改變教學方法,比如可以通過“建立高校基礎階段通用英語課堂話語語料庫,向研究者提供通用英語課堂教學和課堂會話等最新實況”(譚芳,2015),再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
通用英語能夠拓寬人的國際視野、增加百科知識、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人的綜合素養;專門用途英語能夠增加專業知識、培養用英語進行專業交流的能力和人的學術素養。由此可見,兩者的教學目標不能完全互相替代,兩類不同的課程也不應該互相排斥。
三、結語
中國的高校英語教學體系發展到目前是一個功能不斷重新定位、內涵不斷豐富、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不能簡單地否定通用英語教學,取而代之于專門用途英語,完全否定通用英語教學并不符合我國的國情,也不符合我國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是對大學英語教學體系進行重構,使通用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建起一個全新的高校英語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譚芳. 對話與課堂——回顧、反思與重構[J]. 外語學刊, 2014(4): 118-122.
[2]譚芳. 高校基礎階段通用英語課堂話語語料庫的生成[J]. 外語學刊, 2015(5): 42-46.
[3]文秋芳. 大學英語教學中通用英語與專用英語之爭:問題與對策 [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1): 1 – 8.
基金項目:2015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高校通用英語課堂話語的現狀調查與多維分析”資助,項目編號15YYD04。
作者簡介:孟楊(1981—),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商務英語研究。
(哈爾濱金融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