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華
摘要:數學的學習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等有較高的要求,初中生在數學學習中容易被學習焦慮情緒困擾,因此,在教學工作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則要重視學生的數學學習焦慮,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緩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焦慮。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yǎng);初中生;學習焦慮
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給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教育的重要任務。而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的學習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等有較高的要求,在進入初中以后,學生接觸到的數學知識與小學相比,內容和難度都有所增加,而且抽象性和邏輯性也逐漸增加,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學生不能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采取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則容易對數學的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在數學學習中出現(xiàn)焦慮情緒,影響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因此,在教學工作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則要重視學生的數學學習焦慮。
一、數學核心素養(yǎng)
數學核心素養(yǎng)綜合體現(xiàn)了三維教學目標,是指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思維品質、關鍵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xiàn),包含數學抽象、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六個方面。六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相互獨立、相互促進。
數學核心素養(yǎng)集中體現(xiàn)了數學學科的基本特征,基于數學知識技能,但同時又高于具體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了數學學科的課程目標,對數學教學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實施不僅有力推動了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達到了素質教育的真正目的,同時也促使教師提升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提升教學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數學學習焦慮
數學學習焦慮也可稱為“數學焦慮癥”,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緊張不安、思維混亂等一些消極的情緒,包含課堂學習焦慮、課外解題焦慮以及考試焦慮等。適度的焦慮有助于促進學習,而過度的數學學習焦慮則會妨礙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思考,或者嚴重可導致學生逃避和厭惡數學學習,體驗到較低水平的數學學習效能感,降低學生的學習動機,嚴重影響學生數學學業(yè)成績。
引起數學學習焦慮的原因包括學生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法、教學質量等。如果學生處在一個不良的學習環(huán)境,或者附近學生的數學成績都較好的話,則容易出現(xiàn)數學學習焦慮。此外,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教學方法,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以及基礎知識的掌握等都會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焦慮。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緩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焦慮,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三、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緩解數學學習焦慮的策略
教師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圍繞核心素養(yǎng)展開,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采取有效的措施緩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焦慮。
1.數學學習策略的訓練與培養(yǎng)
學習策略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了達到學習的目的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學習策略的運用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使學習過程變得相對容易和輕松,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焦慮。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數學學科特點,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數學學習的策略,使學生能合理計劃和安排數學學習任務,進行有效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歸因
歸因是個體自身對其行為原因進行的解釋與評價。美國心理學家韋納提出的歸因理論認為,歸因會影響人的行為和情緒,積極的歸因可以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而消極的歸因則可以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挫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歸因,可以緩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焦慮。教師要了解歸因理論,引導學生把數學學習取得良好的成績歸因為努力、能力等一些可控的內部因素,把數學學習上的失敗歸因于努力程度不夠等內部的不穩(wěn)定可控因素,激勵學生不斷努力,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溝通有助于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教師在與學生溝通中要有“同理心”,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會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的行為,這樣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焦慮。
4.改善教學的方法
教師要不斷主動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技能,尤其是掌握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一些知識,了解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教學中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學的效果,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初中生的思維發(fā)展從具體運算階段過渡到形式運算階段,思維過程開始逐步超越具體的事物,因此,對于初中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教師要注意逐步引導,能夠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滲透相應數學知識的講授,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同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積極主動采取措施緩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焦慮,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提升教學的效果,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宋廣文,李守龍.數學焦慮對初中生數學應用題成績的影響[J].心理學探新,2009,29(1):45-49.
[2]羅新兵,王鳳葵,羅增儒.中學生數學焦慮的調查與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8,17(5):48-50.
[3]王尚志.如何在數學教育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J].中國教師,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