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國家逐漸要把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作為教育的核心目的。因此在大學的英語閱讀中,應該也需要以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英語教育的一個重點。本文著重研究大學階段英語文學閱讀的重要性,對大學生英語文學閱讀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學生英語文學閱讀重要性的策略。
關鍵詞:英語文學閱讀;高校;重要性
引言:
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海量信息和知識,因此大學生通過廣泛閱讀獲得知識將成為學生技能中的一部分。在以往的教育過程中,往往是教師向學生講授理論和知識,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課,而這種教育的方式已經不適合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對于高校學生來說,閱讀對提高其學習的認知能力、端正對學業的態度和價值觀等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改要求英語教學要提升對大學生文學閱讀教學的重視,全面促進學生素質綜合發展。
一、英語文學閱讀的重要性
在高校英語教學階段,學生要通過英語課堂了解社會、了解歷史,尤其在大學期間,學生要識記大量的單詞,閱讀大量的書籍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培養自身的價值觀。在高校的英語課堂中,要加強提升大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專業寫作能力。因此,閱讀就成為了大學英語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文學閱讀可豐富大學生的視野,也可提高大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的聽說、詞匯儲備奠定基礎。同時,教師也應該針對學生的喜好,有針對性的設置英語文學閱讀書籍清單,教授閱讀的方法,以提升學生的文學閱讀水平,逐步構建大學生的邏輯思維框架,讓學生帶著思考去讀書,理解閱讀作品中的內容。
二、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方式在文學閱讀教學中占主流
雖然我國新課改現在已經實行了許多年,但在當今的高校英語教育仍然還是以傳統的模式為主。由于大學是人生中非常關鍵的時期,該時期將大大影響學生個人的未來。可是許多大學教師尤其是英語教師還采取灌輸知識的方式,向學生進行講課,學生只能被迫強行接受這種教學方法。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對于學習特別被動,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不夠高。
(二)缺乏素質培養的保障
在國家倡導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門為學生制定了一系列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案,但是這些培養方案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并缺乏一定的措施保障體系。
以成績論英雄的培養機制注定不會完成新課改要求,完成對學生素養的提升任務。因此,需要先改革考試制度,然后才能實行素質教育,實行核心素養培養方案,目前學校對教師的考核機制沒有明確地將學生的英語閱讀核心素養的提高作為教師的一個基本考核指標,所以教師也不會有太高的積極性去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核心素養。
三、提升英語文學閱讀重要性的策略
(一)對現有教育制度的改革
經過國內有關權威專家的研究表明,我國的教育制度必須通過改革高考制度來完成。因為高考是學生人生生涯最為重要的一場考試,而且在中國的傳統歷史文化中以考試論英雄是比較普遍的現象。需要迫切地對傳統的考試制度進行變革,來改變大學的教育體制。例如,在北京市率先實行大學英語教育改革,已經取得良好的效果,采取全面考核學生綜合素質的方法,而不僅僅依賴于考核學生的成績。但是在國內的多數省市的大學,還是過于強調過學生成績的考察,并沒有建立全面的考核。北京市的教育部門給學校制定的培養學生核心素質的考核指標體系,從高校的所有負責人、管理人員到教師都要設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和考核依據,以此可以將國家關于學生基本素養提升的要求貫徹下來。
(二)教學策略研究
1.任務教學法。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多數情況下都是教師對學生的細致講解為主,這種教學方式會造成學生思維的固化,很難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和習慣。但任務教學法則不同,例如,在大學一年級英語中有一堂課《I have a dream》,教師就給學生下達了幾個任務:(1)了解主人公生平的一些核心故事,(2)主人公為什么會對他所處的時代產生不滿,(3)課文中說主人公是故土家園流亡者,這句話的深層次意思是什么。通過一系列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去閱讀,提升學生閱讀思考能力,也提升其閱讀的效率。在學生通讀完這篇課文之后,教師要檢查給學生安排的閱讀任務,通過這樣反復的練習,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英語文學閱讀習慣,形成學生任務型閱讀的思維。
2.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品德和教育相結合,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英語學習的核心,不僅僅是傳達知識,更應是培養學生崇高的人格。例如,在學習《Three Days to See》這一篇文章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去想象如果自己的生命只有三天了,自己應該怎樣去生活。經過教師循循誘導,讓學生想象自己失去光明的感受,讓其關注盲人等殘疾人士,以提升自己對社會的感悟,培養自己的人文素質。
教師在課堂上也應該利用閱讀中所涉及的情景,讓學生自主想象、主動思考。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日常所見所聞,對事物進行觀察,并結合文章與同學進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要掌控討論的節奏和氣氛,以避免討論偏離既定的方向。
(三)英語文學閱讀教學評價
針對學生英語文學閱讀狀況來科學合理地設計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進而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全面評估。了解學生在文學閱讀中的不足之處,利用一定的方法幫助學生提升其閱讀能力。通過大學生的文學閱讀,可以了解到其在閱讀中展現出來的想象力以及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而通過學生在閱讀中表現的不足,教師就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
四、結束語
在我國高校教育制度的創新和改革過程中,以教師為主的教授知識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新時代對教育改革的要求。為此高校教師必須完全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重視學生英語文學閱讀,通過加強英語文學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立波.小組閱讀在大學英語文學教學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7(17):75.
[2]李恬恬.英美文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分析[J].校園英語,2017(6):32.
[3]李蕓. 淺析茶文化對英語文學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價值維度及實施路徑[J]. 福建茶葉, 2018, v.40;No.201(09):304.
[4]郭薇.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學思辨力培養淺析[J]. 北方文學, 2019(2).
[5]高亮亮.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 甘肅教育, 2018, 620(24):68.
作者簡介: 張振堯,出生年月1986.7,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濟南,職稱:助教,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漢翻譯,美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