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關鍵詞 征信系統 互聯網金融 消費者 權益保護
中圖分類號:F83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7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financial market,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ha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influence, and its importance to peopl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field of credit information has also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e emergence of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regulates the behavior of information providers and users, and effectively protects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However, i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tinuous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 there are imperfect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some data of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Errors,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information objections, are relatively inefficient and difficult to safeguard financial right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ternet financial consum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Keywords credit reporting system; Internet Finance; consumer;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1 征信領域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內容分析
要保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首先要明確什么是消費者的權益,并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對我國征信體系的建設加以研究。[1]征信領域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主要包括:
(1)知情權。征信過程中,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享有知情權,消費者自身有權利知道是征信機構是哪些,所收集獲取的信息有哪些,且在獲取這些信息的過程中,是經過消費者自身同意的,并對征信活動的每個環節及狀態都加以充分的了解。同時消費者個人還有權利了解自身的征信報告,明確信用信息產生的主要流程,具體的來源等,尤其是征信報告中的負面信息的形成,征信機構有義務明確告知消費者。[2]
(2)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在金融市場活動中,獲取金融信息和服務,這些交易活動,是需要在公平、平等的環境中實現,且最終產生的信用信息,才能產生出反映消費者真實意愿的信用信息,因此,征信機構在信息采集和整理的過程中,需要在公平的金融市場環境中進行,認真合理解讀個人信用報告,拒絕不公平的金融消費現象的出現。[3]
(3)個人隱私權。征信機構在信息搜集和加工使用的過程中,以及后期對外提供信息,都需要按照國家對信息使用的相關規定,保護個人的因素。根據消費者個人的意愿和訴求,對個人不愿意公開的一些信息(除法律規定必須公開的外),要滿足個人隱私權的要求,金融機構及征信機構在個人信息的支配過程中,需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實用信息要獲取他人的信息許可。[4]
(4)異議權。金融信息管理機構需要向消費者個人提供與其個人相關的準確完整的信息,確保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時性,并跟隨信息環境的變化,對不合理的信息加以更正,這是消費者享有的權利。[5]如果征信機構和信息管理者不能做到這些,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里的異議權主要是針對信息處理和信息查詢報告環節中。
(5)救濟權。征信領域中,救濟權是重要的權益,在消費者個人信息被非法傳播利用公開時,金融消費者個人有權利要求侵犯主體停止傷害,并賠償其損失,這里的救濟權主要是事后補救的一種措施,主要包括了司法救濟和行政救濟兩個方面的內容,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能對個人信息數據的科學管理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6]
2 當前我國征信領域個人消費者權益保護現狀及問題分析
個人征信系統上線后,在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促進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等方面有積極的影響,征信系統建立發展的同時,也更加重視信息主體權益的保護,并采取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措施,在推動我國信用社會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認識到,隨著我國征信系統的建設完善,人們對自身的信用記錄認識越來越深,征信領域中,金融消費者保護自身信息安全問題更加突出。
2.1 ?法律制度不完善
當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雖然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很大程度上為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很多條款在金融行業發展中無法適用,銀行機構也對金融消費者的權益進行了保護,其主要是確保金融市場的運行秩序,很少有直接的條款保護金融消費者,其實際操作性不強。[7]隨著金融行業和互聯網的深入融合發展,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作為保障,而原有的一些法律制度都無法適應新時期金融市場的發展。
2.2 個人征信數據的準確性存在誤差
個人征信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關系到整個信用體系的建設,數據的準確無誤才能確保金融體系的完善。[8]但是當前的征信系統數據建設中,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問題比較突出,也引起一些金融消費者的不滿。如銀行在信用卡審批發放中,難以識別冒用身份證發放貸款及信用卡,一些冒用者存在款項逾期不還的現象,會影響到消費者本人的信用記錄。還有的征信機構在客戶信息采集中,會弄錯客戶的婚姻狀況,最后發至征信系統中,影響到客戶信貸業務的辦理。
2.3 征信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格
征信系統機構要按照《征信業管理條例》及相關的制度要求,但是實際工作中,一些基層的機構在執行中存在偏差,不能及時糾正錯誤的信息,在個人信用報告的查詢中,沒有經過消費者的同意,消費者信息變更后沒有報備,導致檢查制度不能完全落實,侵害到消費者的權益。[9]
2.4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維權難
因法律法規制度不完善,當前很多金融消費者相關的權益保護法律比較零散,缺乏完整的法律體系,也影響到當前階段消費者的權益維護,出現權益維護時,訴訟過程漫長,一些消費者不得不放棄維權。
3 征信視角下個人征信權益保護的措施探討
3.1 重視提升數據的質量,確保消費者的權益
要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個人權益,必須確保征信信息數據的準確和完整,這是信息權益保護的前提,因此要加強征信數據的質量建設,尤其是在大數據發展時期。首先,要加強信貸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減少因人為或者系統的原因,引起的數據錯誤的問題,并完善金融信貸信息系統,尤其是對基礎比較差的金融機構,必須重視數據系統的建設;其次,要重視數據信息系統圖的改造升級。做好征信系統數據的銜接,做好客戶告知工作,避免因系統問題影響到消費者無法按時還款最終導致違約。同時也要因人為因素的影響產生的數據錯誤。
3.2 強化金融機構的責任意識
金融機構要重視做好異議處理工作,根據相應的規章制度,做好工作檢查。在異議處理工作中,要明確矛盾焦點,及時核查錯誤的信息,及時改正,減少其對消費者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重視對金融消費者個人的身份識別,如果確認客戶身份被盜,要及時更新信息,阻斷錯誤信息傳送到征信中心系統。
3.3 積極改善征信體系,科學評估信用
征信機構要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在個人信息數據的基礎上,發揮其在信貸風險防范等方面的作用。要對信用信息進行全面綜合分析,尤其是負面的信用信息,對非惡意的違約行為進行考量,了解其危害程度,采用提高貸款成本的方式取代直接拒貸等,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貸款機會。征信中心還要重視對信用產品的開發,更好地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提供信用參考,營造良好的信用評價體系氛圍,提升信用系統的人性化和公信力。
3.4 積極建立多層次的權利救濟制度
對消費者個人的救濟途徑和方式進行明確,在遇到權益侵害問題時,消費者要根據法律制度的規范,根據被侵犯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性質和程度,不同渠道的救濟行為。可以到征信部門進行申訴,或者是向法院提起訴訟,追求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維護自身的權益。
3.5 嚴格查處征信違法違規操作
人民銀行作為征信管理的重要機關,在信用市場的建立和維護中要積極發揮其監督管理的作用。強化宏觀審慎監管,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10]加大力度對各種違規違法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并對特殊的異議處理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問題,提前解決問題,減少安全隱患。
4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互聯網金融的深入發展,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征信視角下,要分析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分析金融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重視數據建設的質量,結合征信制度的建設,完善相應的信用體系,并認真查處違法操作行為,重視對征信領域的研究,重視對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分析,推動我國信用系統的建設和完善。
[基金項目]2018年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吉林省金融安全研究中心項目(JZSJPT2018009)
參考文獻
[1] 王宏道,顏坤林.信息不對稱視角下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措施[J].時代金融,2019(05):104-105.
[2] 從寶輝.互聯網金融領域個人征信權益保護問題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9(02):51-55.
[3] 王娟,王燕,戴杰.關于建立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征信投訴路徑和機制的研究[J].征信,2018.36(11):28-32.
[4] 梁松江,于琳娜.征信視角下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思考[J].金融科技時代,2018(11):73-76,84.
[5] 傅愛丹.試論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征信中的消費者隱私權保護[J].金融經濟,2018(20):79-81.
[6] 杜佳.互聯網時代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實現機制[J].法制博覽,2018(23):179.
[7] 閻毅.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模式的比較研究[J].海南金融,2018(07):75-77.
[8] 常振芳.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和風險管理研究[D].南京大學,2018.
[9] 徐會志.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10] 任春玲.我國金融創新中的金融安全問題研究[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報,2019(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