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靜倩
[摘 要]企業管理者在企業管理和發展中要不斷尋求突破,找到最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方式,其中運用激勵理論是比較有效的管理方式。
[關鍵詞]激勵理論 員工激勵制度 企業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志碼:A
企業員工作為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創新作用和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全心全意為企業發展服務,才能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而讓企業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如何將激勵機制更加靈活地運用于企業管理中,幫助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然而很多企業在運用激勵理論時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難以發揮激勵理論的作用,為解決這些問題企業要積極探索激勵理論的科學運用方法并且不斷優化才能保證其生命力。
一、企業管理中運用激勵理論的作用
(一)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有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當前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管理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新興行業層出不窮的企業類型,讓原本安于現狀的企業員工蠢蠢欲動,企業管理如何留住員工特別是技術型的專業人才成為企業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同時,如何促進企業有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及如何提升企業管理方法也是其中關鍵點[1]。
要保證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穩定長久發展的狀態,就要積極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狀態。設置企業中激勵機制,然后通過合理的激勵機制對員工工作態度進行正確的引導,不僅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也對員工自身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達到實現企業和員工雙贏的目的。
(二)激發員工潛能
企業在管理中采用激勵理論對員工進行有效的引導,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員工能夠將更加飽滿的工作激情運用到工作中,改變了員工以往比較消極的工作態度,也可以幫助企業重新注入活力。同時,員工在充滿積極性的狀態下工作也可以重新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的目標,在不斷進行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中也提升了專業技能。
在激勵機制的實施中,優秀員工的業績也可以帶動其他員工的工作動力而形成正面的作用,在這樣相互激勵的環境中不僅員工可以不斷發現自身的潛能,還可以帶動企業良好的工作氛圍,在企業氛圍內營造積極向上的正面形象。另外,企業也可以通過激勵機制篩選出業務能力較強的員工,在內部形成優秀員工培養機制,實現更加合理的資源配置,員工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達成自我的提升和崗位的晉升。
(三)提升企業凝聚力
現代化企業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已經開始重視員工的管理,已經有許多企業意識到員工精神層面的需求與物質層面的需求同樣重要,開始重視員工的思想,公司中激勵機制的設置不僅是讓員工在工作時為了自身利益更加有動力,也對促進企業凝聚力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企業在發展中需要將自身的核心發展理念傳遞給員工,讓員工感受到自己是企業非常重要的一分子,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統一員工與企業的價值觀,讓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讓員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中實現自我價值,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激勵理論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者對激勵理論理解不到位
在企業管理中合理運用激勵理論可以很好地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更好地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許多企業的管理者不能透徹地理解激勵理論,導致在設置激勵理智時容易產生偏差形成盲目激勵或者出現不公平的現象,最終得到反效果。許多企業在沒有理解激勵理論的前提下看到其他企業激勵機制有了明顯效果,就將其他企業的一整套激勵模式搬過來為自己所用,但是沒有考慮過其他企業的激勵機制是否符合本企業的發展,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或者沒有達到滿足員工需求的目的。每個企業的內部管理構造和人員分配是不一樣的,管理者在建立激勵機制時需要考慮到這些問題,即使是參考其他企業的激勵機制,也需要根據自身企業的特色做出改變,一定不能盲目地照搬運用,這樣不僅不能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還會起到反作用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發展。
(二)忽視員工對于激勵機制的反饋
許多企業在設置激勵機制時沒有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僅僅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保障企業優先獲利發展,作為管理者一廂情愿將自己的想法加諸員工身上,沒有充分與員工進行溝通。在設置激勵機制后也沒有重視員工的反饋,忽略了員工對于激勵機制的感受。設置激勵機制是一個完整閉環過程,管理者首先需要先了解企業自身的特色以及員工的需求,在建立相應機制后有一個預運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就要了解員工對于機制的反饋,最終將機制進行完善并正式實施。如果在過程中缺乏員工對機制的反饋,就無法了解機制是否適應企業發展,同樣會產生反作用,達不到預期效果。
(三)激勵機制不夠完善
企業管理者已經意識到激勵理論對于企業管理的作用,但是激勵機制的建立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機制不夠完善就會錯失激勵的最佳時機,使其無法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不合適的激勵機制也會削弱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特別是讓員工無法感受到企業激勵的措施,但是企業會認為自己已經采取了激勵措施,企業與員工對激勵機制理解的不同,就會導致兩者產生矛盾。激勵的過度會使員工產生倦怠,長此以往就會讓員工失去對獎勵的興趣和在意程度;而激勵不充分會導致內部競爭感不強烈,也無法發揮激勵機制的有效作用。
三、合理運用激勵理論管理企業的措施
(一)完善激勵制度
能夠從員工的角度出發并且達到科學合理、公平有效的同時,以企業發展為核心原則建立的制度才是完善的激勵制度。員工和企業對于需求的滿意程度就是以員工利益和企業效益為出發點建立激勵機制的原則。激勵機制就是表現員工對于自己勞動成果的滿意程度,只有滿足員工最迫切的需求,才能發揮激勵機制的最佳作用,特別是員工的個人需求方面。而針對企業發展而言,企業整體的需求就是以提升企業效益為基準,讓企業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激勵機制需要根據員工和企業的成長速度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才能全方位激發員工工作的激情,讓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和公平的獎懲制度是對員工成績進行量化考核的過程。企業想要更加客觀理性地去評判一個員工的成績,就要制定科學有效的個人績效考核制度,這也是員工中比較公平的一項競爭機制。而員工共同完成的部門績效或者企業績效則是在確保制定的激勵機制的終極目標不會被影響的情況下實現的。
獎懲制度的公平性也是保證員工間良性競爭的基礎,員工要求績效的公平性就在此處體現出來,按照嚴格的制度進行獎勵或懲罰大大減少了不公平的情況發生,員工的利益得到了保護,這也是潛在的激勵行為。在公平的獎懲制度下得到獎勵的員工會更加努力,而受到懲罰的員工則會在下個月考核中努力達標甚至超過績效優秀的員工,在這樣的“你追我趕”的氛圍下,員工不斷創造出優秀的業績會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完善
企業管理者需要不斷更新對當前的市場和公司內部信息的了解,通過定期的培訓與公司實際情況相結合,不斷調整公司激勵制度的內容,使企業不斷煥發新的活力,在激勵機制不斷被優化的過程中企業也在不斷地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現在各企業為了提高經濟利益,更加注重企業管理的過程,在企業管理中運用激勵理論能夠充分發揮職工自身的潛能,激發職工在工作中的積極性。對員工進行激勵考核制度的培訓主要是為了讓員工對公司內部的激勵機制有透徹的了解。激勵機制的運行主體一直是員工,在新員工進入公司后,公司需要對員工進行上崗培訓,讓員工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況和與之相關的激勵機制,特別是公司與同類型其他公司不同的激勵機制,讓新員工了解公司的同時也對新工作充滿興趣;而對于老員工來說,對他們定期進行激勵考核培訓,一方面是讓他們了解當前公司的運營情況,另一方面是讓員工對自身以及競爭者的能力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在整個團隊中處于什么階段,在之后的工作中需要往哪個方向努力,幫助激發員工工作的動力和能力。而如果員工缺乏對企業激勵機制的充分了解,對自己應獲得的利益概念模糊,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優秀員工的流失。管理者也需要定期與員工進行溝通或者提供員工意見信箱,以此來加強與員工之間的溝通聯系。
四、結語
企業管理中使用激勵理論是調動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一項重要工作,企業運用科學有效的管理和激勵制度能夠讓員工對企業發展充滿信心。員工在公平的制度下感受到被平等對待,也能夠更加放心地工作,企業為員工營造出良好工作環境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曉陽.激勵理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