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巧英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面臨中考的巨大壓力,出現了重文化課學習而輕體育鍛煉的現象。沒有好的身體就沒有革命的本錢。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加強初中學生的體育鍛煉,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對體育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和實踐,以新穎、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構建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從而促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得以提高,為備戰中考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
關鍵詞:高中體育;興趣;多媒體;心理
初中生由于面臨著高考這一人生中的重要戰役,課業緊張,學習壓力大,許多學生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化課的學習中,對體育這樣的“副科”不屑一顧,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不高,有的甚至根本不來上體育課,直接把體育課變成了自習課,這就使得初中體育課程形同虛設。在此情況下,體育教師鉆研和實踐體育教學方法的熱情也受到了嚴重的挫傷。多數體育教師沿用傳統老套、單一的教學方法,過分注重體育技能和技術的傳授,甚至通過重復練習來迫使學生增強體育技能,這些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得初中體育教學形成了惡性循環,體育教學的質量也每況愈下。那么,面對以上種種,初中體育教師究竟該怎樣突出重圍,促使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呢?
一、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是前提
興趣是人們力求接觸、認識新鮮事物的帶有積極主動傾向的心理特征,只有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人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學習也不例外。但是,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喜歡音樂,有的學生喜歡美術,有的學生又喜歡數理化等等,高中體育教師要想使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就必須通過創新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等手段來實現。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切身體會到體育教學的樂趣和魅力,并認可體育教學的價值,從而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隨著抖音、快手、優酷短視頻等微型媒體的爆紅,各種健身舞步也受到了廣大中小學生的追捧,并逐步向全民健身的趨勢發展。這時,我就積極地更新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學習了其中部分簡單的流行舞步,在課堂上大顯身手,并從班內挑選了部分舞蹈基礎好的學生一起來跳,以此來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這樣的教學形式緊跟時代潮流,對崇尚新思想、新潮流的年輕人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了學跳熱身舞步的活動中來。這樣,我通過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興趣,同時達到了良好的熱身目的,活躍了課堂氣氛,為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是形式
將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使得課堂教學結構得以優化,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得以提高,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雖然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高中體育教師卻可以在整體把握體育學科特征的基礎上,尋找合理融入多媒體技術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實現多媒體教學與體育教學的有效融合,使得初中體育教學中枯燥、乏味、單調的缺陷得以彌補,進而使得初中體育教學的效果得以提升。
例如,在學習“籃球三步上籃”這一投球技巧時,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優化課堂教學形式,以增強體育教學的感染力。課上,我首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幾段精彩的籃球比賽視頻來帶動學生的情緒,接著,我用多媒體給學生直觀展示了動作要領。第一步,調整好步伐是關鍵。第二步,找準時機上籃。第三步,要注意擺正姿勢。這樣,我通過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和圖片,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且富有感染力,并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體育動作要領,從而使得課堂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強心理素質教育是關鍵
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增強體質,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初中生面臨巨大的中考升學壓力,走在人生的岔路口,難免會出現彷徨、焦慮、不安等情緒,社會上高中學生出現心理疾病的案例也比比皆是,這些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刻不容緩。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促使學生在奔跑中釋放壓力,在對抗中激發自信和必勝決心,增強抗挫折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能夠面對壓力迎難而上,面對困難不屈不撓,培養起堅毅、果敢的優秀品質,進而促使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例如,為了緩解和釋放學生的學業壓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在課堂上適當地增加了一些長跑項目來鍛煉學生的耐力。而對喜歡籃球、足球等項目的學生,也適當地加入了一些籃球、足球等項目的對抗性練習,以鍛煉學生的承受能力。除此之外,我還組織學生通過接力比賽來增進感情,增強合作能力。這樣便使學生在奔跑、跳躍中揮灑了汗水,忘卻了學習的壓力,同事增強了身體素質,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雖然初中階段沒有必須的體育考核,但是初中體育教師仍不能放松對自己和學生的要求,應時刻探索、研究和實踐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獲得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雙提高,進而促使高中體育的課堂教學效果得以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朱其頌.讓體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略談初中體育合作探究教學法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5)
[2]姜曉紅.淺析初中新課程改革下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變化[S].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