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寧
摘 要:對于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而言,數學是眾多學科中重要的一門課,作為數學入門的小學數學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將針對小學教學優化的實施操作和提升標準進行分析,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意識和表達思想,以新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實施教學問題意識的培養,重視操作實踐,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是數學啟蒙的初級階段。依照小學數學的教學需求,從實際情況出發,如何優化小學教學課堂的整體水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合理的引導學生建立完善的自主學習意識等,已成為數學教師的首要問題以及最終目標。然而,課堂作為知識傳播的場所,其有效性成為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確定方法
素質教育實施到今天,一直都在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地實施教學方法。新課改也提倡分層次教學法,這種做法都是在提醒我們做教師的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然后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方法。所以我們提倡備課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情況的了解,尤其是學生認知水平的了解,更是備課的重要內容。教師了解學生的認知有很多途徑,比如通過和學生談話了解學生,在談話過程中就可以了解兒童的心理及知識儲備;通過課堂提問的形式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就是可以知曉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測試的形式了解學生,考試的內容及學生的答卷情況就可以明白地顯示出學生的知識能力。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再確定教學方法,那么這種方法就會十分有效。
二、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分析
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質,判斷他們具體的學習要求,培養他們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指導性思維意識。
2.1指導學生領會題目編排的意圖,掌握具體的學習方法
按照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對教學中的每一項知識內容進行分析,準確的判斷學生掌握的自學方式。采用分層逐步形式的解題分析,明確學生學習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理解具體思路。按照具體的例題形式,采用虛實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可以明確具體的意圖,讓學生可以知道具體的思維過程模式、具體的法則標準、具體的概念、具體的結束語,讓學生明確具體的重點內容。按照具體的示意圖、操作方法,采用合理的安排分析,讓學生可以懂得具體的圖示順序,按照有效的分析、推薦過程,充分掌握數學教學的具體思路。
2.2引導學生逐步滲透規律的新知識內容
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以有效的編排形式,準確的判斷知識體系內容。按照新知識學習的標準,運用合理的遷移辦法,明確教學的重點和要點。按照需求加強學生的訓練,逐步滲透,逐步遷移,逐步規劃,形成新的知識習慣。按照相關內容的計算形式,加強對學生的組合模式分析,引導學生確定計算方式。學生可以主動的利用相關知識內容,確定計算過程。
課堂是老師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地方,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是教學質量好壞的直接反映。小學數學的教學亦是如此,要提高教學質量,不得不先從課堂入手。只有通過優化小學數學課堂,充分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三、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趣”是活躍小學數學課堂的第一步,也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動力。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好動的年齡,教師應抓住課堂的前二十分鐘引導學生進入教學內容的學習。如果教師可以創造出一個和所要教授的知識大致相同的教學情境來,同時這個情景也是學生感興趣的,那么學生的主體意識就會被喚起,他們就會主動聯想以往學過的知識和經驗來進一步發散思維,這樣一來,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實現雙贏。例如在學習“時分秒”這節課時,學生憑借生活經驗已經認識了鐘面,幾乎都會看時間,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把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學習此課學生不僅能對時分秒這三個時間單位有更充分的認識,而且還能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在學習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促進學習。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來引入這節課的內容,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有效地與生活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聯想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知識。如果從知識的角度出發,則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容易實現教學目標。
四、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
優化小學數學課堂首先就要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代的教育,教師不得不轉變以前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單方向地給學生施加教育,讓學生機械地去死記硬背。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才能讓學生以教學主體的身份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其次,要求老師做好備課工作,備課就如同指南針,給整個教學過程指明方向。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前認真研究教材,科學合理地計劃如何更好地教學,這樣才能充分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作為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職業精神,還必須具有滿腔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才能提高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
最后,學習環境對優化課堂也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愉快、平和的環境能使學生積極學習,相反緊張而又偏激的環境會大大降低及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與教師不只是簡單的教與學的關系,更應該是一種和諧的亦師亦友的關系。這樣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輕松愉快地學習,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五、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數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縹緲。數學教育是要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如改革家庭作業形式,突出應用性操作。比如學習了常見的乘法數量關系以后,我布置學生雙休日隨父母去菜市場買菜或購物,按計量單價獨立計算價錢,學生興趣十分濃厚。重視了數學學習的應用性操作,暢通了學數學、用數學的聯系,使學生緊密結合實際生活,這正是片面應試教育所嚴重缺乏的,也是我們改革數學教學必須要不斷加強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學中,可以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在“分數統計”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統計一周所要學習的功課,每門功課的節數等等;在“米、千米”的教學中,可以領著學生去操場上數步伐,估計長度等等現實的生活實例。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分析過程中,需要依照具體的內容,逐步引導,逐步優化,加強課堂內容的綜合分析,從中獲取有效的實施方案,加深內容的判斷,優化教學思路,尋求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辦法。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不得不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胥寶鳳.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高淺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6).
[2]王莉.培養學生注意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N].發展導報,2018(17).
[3]韋澤書.讓小學數學課堂成為快樂起來[N].山西青年報,2018(3).
[4]張穎瓊.優化教學過程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青年時代,2016(8):242.
[5]王曉蘭.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淺談[J].時代教育,2018(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