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慧
摘要: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向前發展,教育教學的理念方法也相應地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新課改為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指明了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而翻轉課堂這一新興的教學方法正可以滿足這方面的要求。教師應該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對高中語文的教學狀況進行研究,找到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將其與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聯系起來,通過課前與課上兩個學習階段的有效學習安排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高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翻轉課堂是在新課改轟轟烈烈地推廣以后所興起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關鍵就在于“翻轉”二字。翻轉課堂別出心裁地將課前預習這一環節利用起來,將原本教學中學生課堂中的學習任務分離了一部分到課前預習環節中,從而在課堂教學中預留了充分的時間供給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和思考,以達到提升學生對知識理解深度,提升學習效果的教學目的。在這一教學方法中,課前預習和課堂教學環節兩者的重要性是等同的,沒有良好的課前預習,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就無法對知識進行深入展開;而課堂教學不到位,教師也無法達成增強學生知識掌握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實際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當合理地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規劃以保證學生的預習質量;然后在此基礎上在課堂教學中解答學生在預習階段遇到的問題,從而合理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學習;此外還應該合理利用網上搜集來的學習輔助資源進行輔助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一、重視課前預習,合理安排學生學習規劃
想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合理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階段重視起來,合理安排好學生的學習規劃。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很少對學生預習做出硬性要求,而且就算有了要求也不會幫助學生對預習進行系統的有條理的規劃,這就導致學生的預習效果往往不夠理想。而在翻轉課堂教學中,預習階段承擔了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基本認識的任務,這就對學生的預習質量做出了要求。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結合將要進行的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的預習范圍、預習側重以及預習目標做出具體的要求,從而讓學生在預習時有條理有目標,確保預習的實際效果。
比如,在《采薇》這首詩的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就應該要求學生在課前對這首詩的基本內容進行預習。教師對學生預習的規劃應該與將要進行的課堂教學內容相對應,如果教師打算在課堂上對這首詩的字詞含義進行詳細講解,教師就應該讓學生在預習中現根據課本上給出的釋義對全詩的意思進行大概的翻譯,并將自己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以待課堂講解。
二、課堂解答疑問,實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況
想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合理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教師還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在預習階段遇到的問題進行詳解解答,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所學知識。課堂答疑環節是翻轉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預習階段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在于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無法理解的地方,將自己的薄弱點暴露出來。而到了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的這些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而這樣的教學自然是高效的。
比如,在《蘭亭集序》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有的學生在預習這一章節時在字詞理解上出現了問題,甚至對于古文中一些名詞的動詞用法都搞不清楚,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就要在解答他們問題的同時引導他們多增強字詞背誦記憶,打好古文學習基礎;而有的學生則是在理解古文意境時出現了困難,對于這種學生,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古文背景的講解來幫助學生理解,并鼓勵他們以后在遇到古文時結合背景考慮。
三、利用網絡資源,促進學生深入理解知識
想要在高中語文中合理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教師也要通過一些網絡資源的輔助來增強教學的效果。現如今網絡十分發達,網絡資源多樣,大多數高中學校也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這就為利用網絡資源打好了基礎。教師既可以通過一些相關資料的搜集來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也可以通過影視等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出網絡資源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教師在講解這篇文章之前,可以先向學生們簡單展示一些馬克思的生平資料,讓學生們了解到他對人類的偉大貢獻以及他與恩格斯的深厚友誼,從而為學生理解這篇文章中濃烈的情感做好準備;而在講課途中則可以穿插一些當時場景的圖片等,從而輔助學生更好地代入到當時的場景中去,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合理開展翻轉課堂教學,首先要重視預習階段,并結合教學內容對預習階段做出規劃;其次要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和知道;最后還要充分利用好各種網絡資源來輔助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曙光.讓高中語文教學因“翻轉”高效起來[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54.
[2]陳杰.借助翻轉課堂提升高中語文教學實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