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萌
摘要:中職生由于生源的問題,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知識層次也是層次不齊。另外,目前我國中職教育的方向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例如我所在的學校是就業+升學+高考。所以,一個班級的同學他們的方向不同,對知識的需求層次也不同,那么,專業課的學習側重點會不一樣,在平時授課過程中我嘗試運用了分類指導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分類,然后對分類的同學進行有目的的指導,盡可能的滿足他們對知識的需求,從而有效的提升中職教育質量。
關鍵詞:中職教育;生源特點;市場營銷;分類指導
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規模近幾年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然而,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中職生入學的門檻一降再降,現在基本沒有門檻可言了。因此學生的基礎知識普遍比較薄弱,但在同一個專業,同一個班級學生的知識層次又呈現多樣化,有剛剛夠上普通高中線,但覺得普通高中升學壓力太大的,有與普通高中擦肩而過離分數線很近的,這部分同學生相對來說,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會好一點;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家庭、學習習慣等問題,導致中學階段的學習很不樂觀,離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線比較遠,還有一部分同學,中學階段比較叛逆,沒有養成比較好的行為習慣,學習就更是不能顧及了。
另外,由于中等職業學校現在的辦學理念呈現多元化,例如我們學校是就業+升學+高考,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他們今后的方向不同,對知識需求的側重點會不同,注重高考的這部分同學,學習能力強,他們更希望把專業課當作文化課來上,夯實理論基礎,為高考做準備。注重升學的學生,他們希望能將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都有所掌握,以便今后升學能選擇適合的學校和專業。另外一部分學生是想盡快就業的,他們普遍動手能力較強,他們更希望給他們教一些在就業方面實惠的技能。面對這樣的問題,給中職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我作為一名財會專業的《市場營銷》授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嘗試運用分類指導的教學方法,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下面我將具體的內容簡要介紹:
一、明確學習目的
課堂教學設計是實施分類指導教學的準備階段,既要研究教材、大綱、考試說明,又要研究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別提出不同的層次要求,例如《市場營銷》教學中高考班的同學重在理論知識的識記、強化練習;升學的同學要求能理解、運用、培養能力;就業的同學要求能理解成因、拓展運用、提高能力。
二、實訓課分類指導
面向差異,分類施教是分層遞進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 開展適應各層次學生差異和開發利用這些差異的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中最難操作部分,也是最富有創造性部分。對高考組的學生實訓的目的是為了對理論的理解、鞏固。例如讓他們去做調查,學會寫調查報告,把理論與實踐結合,掌握各個步驟加深對理論的內化,升學班的學生實訓就是不斷的去嘗試,例如:銷售、調查等內容,讓他們真正了解市場營銷今后的方向,能夠明確他們的目標。就業組的學生主要鍛煉他們的能力,對于中職生來說,更多的是做銷售,在小手機能、技巧方面會做得多一些,能夠讓他們更好的適應社會。
三、理論課因人而異
在教學過程中,個別輔導、分類輔導是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采用“多途反饋、及時補救”的教學方法,多途徑加強個別輔導,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和發展。學生的基礎水平層次不齊,理解能力有差異,最主要的是學生的需求差異較大,所以在文化課的教學上,我采用因人而異、個別輔導。在一個教室上同一節課,面向全體,扎實備課,根據需求記憶內容。每一節下課后會要求學生對本節課自己所需要的但沒有聽懂的用文字的形式反饋出來,或者當面來詢問,我會一一的耐心講解,直到聽懂為止。自從跟學生建立了這樣一種能夠分類指導的教學關系之后,學生們很樂意通過作業、微信、面授等方式探討學習有關的內容,效果也是很顯著的,并且師生關系也變得很融洽了。
四、分類指導的點滴體會
1、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得到了落實。
2、增強了教學工作的針對性,使學生各取所需,學有所得。但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3、融洽了師生關系,促進了良好學風和教風的形成與鞏固。
4、對促進學生形成樂觀、頑強的心理品質起到了積極作用。
作為專業課的任課教師,我的目標是明確的,根據不同類型學生的需求,盡可能滿足他們對理論的需要和技能的掌握。同時,我更希望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能進一步的規范,真正讓專業成長起來,培養適應社會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蔡柏良,《分層教學的實踐和思考》中國職業教育,2002(17)
[2]杜明漢,《市場營銷知識》,2006,8
[3]譚杰鋒《從職業成功因素看課程體系改革》,職業教育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