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拉機
摘要:在彝區任教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根據彝區數學教育教學現狀,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有效提高了彝區所在學校小學低段數學學科的成績。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總結了提高彝區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科成績的策略。
關鍵詞:彝區;小學數學;低段
在彝區任教小學數學學科教師的工作實踐中,我發現有的學校依然堅持“知識本位”,更加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這僅僅提高了學生的記憶力,卻無法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不利于數學學科今后的學習,不利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在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在彝區小學數學低段教學中,我開展了大量的實踐探索與研究,總結了提高彝區小學低段數學成績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僅僅是要看分數,還要看是否提高了他們多方面的能力。在小學低段教學中,利用這一階段學生形成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我們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從而有效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提高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由于多媒體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具有其他教學輔助設備沒有的優勢,在使用多媒體時教師要注重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把他們的注意力在較短的時間內轉移到新知學習的課堂教學當中來。如教授《加減混合運算》時,有的教師便播放了小鴨子在池塘游泳的視頻,視頻當中,一開始有4只小鴨子,一會兒其中2只小鴨子離開了池塘,此時屏幕上出現了4-2這個算式,接下來又有3只小鴨子跳進了池塘,屏幕上出現了4-2+3這個混合算式。由于多媒體的使用,從而為學生創設了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于參與教學活動,并在形象、直觀的情境引導下,很快就計算出了結果,也掌握了計算的順序。
二、注重親自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
在彝區任教小學數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們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相對薄弱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創設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情境,從而給學生親身體驗創造機會、搭建平臺。如在教授數字1-10的相關知識時,在一次復習課堂上,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數位,培養他們的數感,我讓學生利用計數器,親自通過撥珠來數數。當我提出讓他們在計數器上撥出數字10時,學生都能在個位上撥出10個珠子。為了讓大家認識數位,接下來,我讓他們想想是否有別的辦法可以撥出數字10來,因為已經有了一定的有關數位的基礎,有的學生立即在十位上撥出了一個珠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動手操作,形象、直觀地了解了數位不同珠子所代表的內容不同的道理。在親自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們有效使用了學具,了解了數位概念的形成過程,有效提高了數感,掌握了學習數位的方法。而且,新課程改革受到建構主義思想的影響,因此在彝區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努力構建有效的教育環境,讓學生在與學習材料以及小伙伴的互動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在親身體驗中學習數學知識,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從而由原來的機械訓練到學生的動手實踐,實現了由教師的“教”到學生主動地“學”,有效提高了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質量。
三、組織小組合作探究,豐富學生學習的方法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學習,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彝區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不斷探索新的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其中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就是其中之一。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的開展有效豐富了彝區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形式和方法,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如在教授一堂“鞏固識數辦法多”的主題教學活動中,為了鞏固學生所學,我便組織了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由于是在與小伙伴進行討論交流,因此大家都能積極踴躍地發言,有的學生分享道:“我的桌子上有1個鉛筆盒,里面有三枝鉛筆、兩塊橡皮。抽屜里有一個書包,書包里有三本課本、三本作業本……通過親自數數,我感覺識數活動非常有意思。”有的學生道:“我家有4口人,有2個好朋友,值日小組里有7個人。不用說出大家的名字,用數數的方法就交待清楚了,真方便。”有的學生分享道:“現在我來介紹一下咱們的教室,前后各有一塊黑板、前面有1個講臺、前后一共有2個門。這里有5把笤帚。我坐在這里把教室看了一遍就練習了數數,真有意思。”在合作探究性學習中,孩子們共同探討,從其他小伙伴那里學到了很多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有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在彝區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努力探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的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以此來提高數學學科的成績。本文所闡述的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親自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組織小組合作探究,豐富學生學習的方法等教學策略,是我們近年來探索實踐的經驗總結,希望對教育同仁開展彝區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帶來有益的啟示。
參考文獻:
[1]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