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運用查閱資料法和文獻分析法對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概況進行闡述;運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及資料分析法對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的現狀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地理課程;整合
1引言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提到:“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應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于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由此可見,新課改下,地理教學的過程必須依賴現代信息技術的“平臺”。在這種情況下,以多媒體計算機、網絡通訊為主的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顯示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2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的現狀分析
為了解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現狀,本人對衡陽市八中、衡陽市七中、衡陽市二中、鐵一中學4所學校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發放學生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80份,有效率達到90%;發放教師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45份,有效率達到90%。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總結出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的現狀如下:
2.1課件制作水平低,依賴性較強
如圖1所示,樣本教師的教學課件來源主要是網站下載,平時自己制作課件的22.22%。并且73.22%的地理教師表示不會制作flash動畫,如圖2所示。
2.2傳統地理教學方式制約了信息技術的應用
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大都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講或做練習。受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那些習慣于“講授式”為主的教師仍未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只不過改? 過去的“人灌”為現在的“機灌”,以至于在調查中有62.22%的學生反映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好筆記(圖3所示)。由圖4、圖5和圖6反映出,目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仍未改變。
2.3信息化理念缺乏,應用能力偏低
如圖7所示,日常教學當中雖絕大多數地理教師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但仍有少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理念缺乏。如圖8所示43.33%的地理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講授地理知識外,基本不提供一些網絡學習資源讓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N].中國教育報,2001-07-27(2)
[2]徐建.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的模式研究[J].泰山學院學報,2005,(5):102-104
[3]王莉.淺談如何實施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4):113-114
作者簡介:何彩麗,1990年11月,女,湖南,江永縣黃甲嶺學校,中二,研究方向:中學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