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萬喜
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應盡早從“教教材”的誤區中走出來,并將“自主、合作、探究”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和學生獲取新知的主要渠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下面,本文就對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方法做些總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問題情境;趣味;生活;實驗
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中,通常是教師充當著課堂的主角,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課本知識與應試技巧,這不僅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且也難以實現高效化教學。可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既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的重要方法,也是增進師生之間互動交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客觀需要。
一、結合趣味話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想促使學生能夠始終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索活動中,教師就必須要在充分認識到課堂導入重要性的前提下,結合趣味話題來創設問題情境,以此來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調。
在教學“氯氣的性質”這部分內容之初,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對新知的積極思考,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趣味性問題情境:“一天,一對夫婦在家打掃衛生時突然暈倒,家人發現后第一時間將其送往了醫院,但經搶救后還是沒能挽救這對夫婦的生命,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是氯氣中毒。原來,這對夫婦在進行大掃除的過程中將潔廁靈和洗滌劑倒在了一起,導致其發生了化學反應,這才釀成了悲劇。同學們,針對這一事件,你有什么疑問嗎?”一石激起千層浪,由于有了以上情境作為鋪墊,很多學生都充分闡述了自己心中的疑問,表達了對這一事件的看法。如此,通過在導入環節結合趣味話題創設問題情境,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引發了學生的主動思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為接下來教學內容的講授奠定了基礎。
二、基于現實生活創設問題情境,滿足學生認知需要
化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同時,新課標也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來引入新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新建立起化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以便在滿足學生認知需要的同時,還能夠達到強化學生學習動機、增強學生應用意識的目的。
在教學“金屬鈉的性質”時,為使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我以一則新聞引入了新課教學:“2001年7月7日,廣州市珠江河上漂浮著六個裝滿金屬鈉的鐵皮水桶,其中三個發生了爆炸。據目擊者回憶,早上10點多突然從鐵桶內躥出亮黃色火焰,緊接著一聲巨響,蘑菇狀的水柱沖天而起。”隨后,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呈現了現場圖片,并繼續說道:“將打撈上來的鐵桶打開蓋子后,馬上冒出了白煙,而且雙手一旦接觸桶內的物質就會感到劇烈的疼痛。那么,金屬鈉是一種怎樣的物質?有著怎樣的化學性質?在水中為什么會發生爆炸?怎么保存金屬鈉?”如此,通過基于現實生活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感受到了學好化學的重要性,這便在最大限度上滿足了學生的認知需要。
三、借助化學實驗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化學作為自然科學領域的一門重要學科,主要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研究化學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基礎的還是實驗。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借助化學實驗來創設問題情境,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認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時,我先是向學生問道:“我們發現生活中很多化學反應的速率是不同的,有的反應需要很長的時間,有的反應卻可以瞬間完成,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這樣,從生活入手引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產生了探究欲望。之后,我繼續問道:“之前我們做了金屬鎂、金屬鈉分別與冷水反應的實驗,實驗現象是怎樣的?哪個反應速率更快?它們反應速率不同的本質原因是什么?”一番討論過后,學生認識到了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主要取決于反應物的性質。于是,我繼續引導道:“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接下來,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現有的實驗藥品來進行合作探究,以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這便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實現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總而言之,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我們要想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立足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化學的學科特點,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趙遵貴.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問題情境的創設雜談[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06):8.
[2]劉淑娟.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