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彥輝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道德與法治課程在教育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階段,學生價值觀和世界觀處于形成的關鍵時期,全面滲透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法治觀念已然成為每個教師必須積極思考的實踐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將從“趣味性、多樣性、實踐性”三個角度入手,具體闡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趣味性;教學方法
在教育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的背景下,初中道德法制意識建設的地位也被放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從新課標大綱要求來看,構建高效課堂是培養學生道德與法治意識的關鍵,尤其對于廣大的農村地區而言,如何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是擺在每個教師面前的現實問題。就目前現狀而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一系列問題,教師教學理念和方法的落后與學生對課堂更高的要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青春期的學生內心躁動不安,但課堂內容卻枯燥乏味,平淡無奇,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低落,教學效果大幅度降低。而要想改變這一現狀,一方面,要從教師的角度入手,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思路,以學生為主體,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滿足學生對課堂的積極要求。另一方面,也要以教材內容為基準,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認識到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的重要價值。
一、課堂導入,彰顯趣味性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也是重要環節,學生的興趣由此激發,教學效率的風帆由此起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見,優化課堂導入過程尤為重要。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將教材內容與學生心理有效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從而為學生深入學習知識做好實質性鋪墊。
例如:在教學“以禮待人”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激發學生興趣,我會以故事的方式進行導入,首先,我會以”禮儀之邦“為引子,引導學生討論中國古代為什么被稱為禮儀之邦呢?激發學生情感共鳴,接著,我再為學生講述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要去張村,可他不認識去張村的路。半路上遇見一位老人,年輕人喊道:“喂,老頭兒,這里離張村有多遠?”老人脫口而出:“無禮!”年輕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沒有找到張村。年輕人停下來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以此來揭示課題,之后,我再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外國人專門寫給中國游客的警語來分析文明有禮對國家的影響,并以荀子的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家則不寧”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明觀。最后,我會讓學生自主開展“文明有禮”活動,讓學生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自主總結文明有禮的相關要求。如此一來,既能彰顯教學趣味性,也能夠讓學生深刻掌握知識。
二、教學過程,體現多樣性
過程與方法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如果單憑枯燥的講解,會讓學生倍感乏味,從這點來看,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體現出教師深厚的知識涵養和高明的教學藝術,優化教學過程,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從而在豐富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將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例如:在教學“網絡改變世界”這一課內容時,為了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我會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以手機作為載體,讓學生談一談手機為自己生活帶來的改變,以此來激發學生探討網絡的興趣,接著,我再為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視頻《互聯網+改變世界》,以此來讓學生從生動形象的視頻中看到網絡帶來社會各個領域的新變化。之后,我會引用時政材料“我向總理說句話”,讓學生在分析材料中認識到網絡對推動民主政治進步的重要性。最后,我會讓學生思考:網絡真是這樣的嗎,它是否會給人們帶來一些困擾呢?并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以“網絡是把雙刃劍”為議題,結合相關實例,展開充分的辯論。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課后作業,注重實踐性
課后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標準,在新課改背景下,作業設計注重實踐性和生活性已然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為根本目的,布置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法治觀念,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服務社會”這一課內容時,我除了為學生講述基本的理論知識外,還會在作業設計上下足功夫,為學生布置實踐性作業,如:讓學生在課下幫助家人做一些農活,在村里做環保宣傳的志愿者,組織其他學生進行公益活動等,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完成,從而既能夠鍛煉學生實踐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更多書上沒有的知識。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賴以追求的共同目標,同時,具備正確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也有著深遠影響。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教無定法,沒有什么方法是固定的,因此,時代的快速發展意味著知識的不斷更新,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充實自己,提升知識素養,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馬秀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J].甘肅教育,2019(14):176.
[2]王玉瑾.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運用[J].才智,2019(0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