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克伍呷
摘 ?要:為了提高鄉村教育教學質量,經過大量閱讀教育前輩和相關領導的文獻,加上二十年的實際鄉村小學的教學經驗,本人對鄉村小學有效教學有以下兩點看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自身素質;農村
一、目標
扎實有效地推進新課程改革,尤其是課堂教學改革,創設新課程有效教學的新理論、新模式、師德新標準。以達到在現在和將來的鄉村小學的教學中優質高效,特色鮮明,鄉村如城市的教學水平。
二、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提高教學預備的有效性
教學預備是指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教材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教學最終方案的形成等等。
為了提高教學預備的有效性,我們應該認真備課,熟悉每課的重點和所有的細節,盡力做到定好教學時間、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目標、教學進度要合理、教學重難點恰當、教學方法靈活并本土化。每季度定時與校內優秀的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經驗交流達到及時教學評估及時調整教學步伐,以便使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提高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大本營。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角,學生的學習不斷進步依賴于每一堂課的積累,因此,提高課堂效率就是重中之重。
1.教師應該在每節課堂上將本節課的目標清楚展示出來,讓學生們有所期待,也積極參與課堂的每個細節,發揮出學生最大的學習主動性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在教學內容上,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發展的需要,依據教學目標,確定重點,優化選擇,盡量達到教學內容更加貼近鄉村小學生本土生活。在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確定的同時,重視“雙基”的落實,確保知識傳遞的有效性,使教學內容更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即教學內容朝著教學目標的方向展現。
3.教學方法方面。“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一教學方法論就要求教師必須致力于“導”,服務于“學”,多采用啟發式教學,拋棄陳舊的固有的填鴨式教學法。
4.課堂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有效互動。鄉村小學生在相對城市孩子各個方面都有缺乏的時候,自卑心自然形成。因此,有效的鄉村小學教學,首要的是以尊嚴教育為本,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體罰、言語暴力和精神暴力。
5.充分利用鄉村小學現有的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的有效性。隨著多媒體教學在鄉村小學的普及,結合多媒體和各個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成為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多媒體和鄉村小學獨有的大自然教具有效結合利用,為鄉村小學有效教學提供了城市教學不能及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師生的教學相長的有效合作
現代教育都是提倡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師生雙方要有默契完美的合作,才能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為了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我認為鄉村教師們應該至少做到以下兩點。
1.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印度哲學家菩德曼說:“播種一個行為,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可見,在自由、安全的充滿人性味的教育環境前提之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因素。首先,要保持良好而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是良好生活習慣,對于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重大影響,是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堅實基礎。其次,要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有助于提前了解知識,找出難點,聽課時能夠抓住重點。及時記筆記是良好學習習慣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從筆記中找出重點,破解難點。記筆記可以有選擇性的,記下課堂難點、重點,便于以后復習。再次,要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孔子說過:溫故而知新。學過的知識必須及時復習,才能加深記憶和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多閱讀,擴大閱讀量,擴大視野的好習慣是小學生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小學生應該博覽群書,擴大閱讀量,增大閱讀面,豐富各種知識。
2.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進步
第一,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無不影響著學生。教師的語言要規范、文明,舉止大方端莊,嚴肅而不古板。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先做到。教師要用自身的行為,用人格力量來教育和感染學生。同時,教師要做要正直無私,富有愛心的人。只有這樣,我們的言行才能對學生產生震撼,才能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感動學生、教化學生。
第二,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積極適應新的教育觀念。作為一線的教師,要透徹理解并掌握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措施,積極踐行新課程改革精神,勇爭新課程改革的先行者,開拓者,甚至領路人。
第三,鉆研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教育能力專業知識,是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在教學中站得高看得遠,才能放得開并收得攏,才能準確地評價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并適時調整教學,才能面向全體學生并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第四,加強教法研究,努力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實施素質教育,教師必須根據客觀實際的需要,加強教法研究,虛心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不斷改進教法,優化教學過程,努力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
最后,協助家長,盡量有家庭教育的意識。
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然而,目前西昌市農村家長的現狀是很多家長甚至連家庭教育的意識都沒有,但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覺得學校可以做以下幾點嘗試以便推動農村家長家庭教育意識。
1.定期開展“家長學校”講座和實際練習課程,讓家長意識到孩子的教育不能單靠學校教育,讓家長有意識地配合學校開始簡單的家庭教育。比如,培養孩子善于觀察的習慣,保持清潔衛生的習慣等等。
2.幫助家長引導兒童養成天天閱讀的習慣。雖然這個對于很多家長來說是太有挑戰性,但是,不試一試,我們永遠不知道有些潛能是在壓力之下激發出來的。
3.幫助家長學會愛孩子、尊重孩子。
參考文獻:
[1]郭國方.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8.
[2]張文斌.鄉村中學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現狀調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