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筆者的小學語文課程實踐教學經驗出發,提出一系列應用現代技術促進課堂教學模式優化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其他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現代通訊;微課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語文課程的教學豐富了教學手段,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進行小學語文知識的教學,教師能夠利用微信、微課等網絡手段進行語文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從而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
一、現代通訊建渠道
移動終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傳統人們之間面對面的交往形式被打破,遠距離的信息傳遞成為現實。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應用微信等現代通訊設備,搭建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的橋梁,從而促進語文知識的教學。
例如,在進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通信中的微信,構建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渠道。在課下,教師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暴”“湊”等生字,以及課文中主要的故事情節等,向學生布置“通讀本篇課文,認讀其中的生字,并通過查字典等形式掌握生字的含義”等預習作業,并通過微信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上,使得班級中全體學生及家長能夠在課下的同一時間,接收到教師所布置的預習作業。緊接著,學生按照教師的預習作業開展《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節課的預習,并在預習完成之后,通過微信將自己的預習效果以及在預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節課中所產生的問題一并傳達給教師,使得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的預習情況,并根據這些預習情況對《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節課的教學計劃進行針對性的改進,提高《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節課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師結束《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節課的教學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通過微信構建與教師之間的聯系,并向教師提出在課堂中沒有提出的問題,從而實現個性化教學輔導,促進學生解決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節課后存在的問題,實現《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節課的有效教學。顯而易見,在信息技術盛行的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知識的教學,教師能夠利用微信等現代通訊設備構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渠道,從而促進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且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微課教學講重點
“短小精悍”是微課教學的特點,也是教師偏愛應用微課進行教學的原因。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模式的優化,從而實現小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夜書所見》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應用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模式的優化,從而促進本節課中重點知識的教學。《夜書所見》這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感受詩人由郁悶轉為歡快的心情變化。教師將上述教學重點制作成十五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并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投放在騰訊課堂等公共網絡空間當中。當教師在課堂開展《夜書所見》這節課的教學前,教師引導學生在家長的輔助下,以“夜書所見”等關鍵詞的形式找到教師所制作的《夜書所見》微課視頻,并進行自主觀看,從而在教師正式的課堂教學之前,就對《夜書所見》這節課當中所表達的思鄉之情和詩人心境的變化等內容有所了解。當教師在課堂中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時,學生因為已經對這部分內容有所了解,因此,能夠快速理解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從而實現《夜書所見》這節課的高效教學。由于網絡微課視頻具有儲存的功能,在教師結束教學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再對《夜書所見》的微課視頻進行觀看,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夜書所見》中詩人思鄉之情和心境變化的認知,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不難看出,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微課的形式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從而引導學生在微課的觀看中,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技術的發展帶動了教育的進步,在當前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汪威強.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8(36):122-123.
[2]韓學鋒.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J].才智,2018(32):110.
[3]吳興軍. "讓多媒體之花演繹別樣的風情——芻議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中華少年 8(2016).
[4]支海清. "以生為本,讓自主學習之花開滿小學語文課堂."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 1(2017):76-76.
作者簡介:張靜怡,1989年10月,女,湖南岳陽華容,湖南岳陽市華容縣萬庾鎮萬庾中心小學,小教一級,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