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麗云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和深入,“趣味化”教學理念逐漸深入到學科教育課堂中,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強,理論知識復雜的學科,古板單一的課堂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習質量也受到了局限。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對小學數學趣味教字策略進行分析,進一步推動興趣教育和數學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化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9-0119-01
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活潑好動,對新知識的學習和探索激情十分強烈,學習動力也非常充足。但是基于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看,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以及古板單一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阻礙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課改教學環境下,如何有效構建“趣味性”數學課堂,如何發揮“趣味性”的價值和作用,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關鍵。
1.營造“趣化”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針對于邏輯性強、理論知識復雜的學科而言,“趣味化”教學情景能夠更好地解釋說明數學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要點,有利于知識掌握質量的提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趣味化”情景的構建,引導學生融入情景氛圍之中,讓每一位學生深刻體會數學知識的樂趣和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工具、數學故事、模擬情景等方式,將數學教學內容和知識展示出來,激發學生探索和學習激情,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狀態和心理的轉化,更加輕松愉快地學習數學知識,數學學習質量自然而然也得到了發展。
例如,在講解“面積”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模式和多媒體展示兩種方式,為學生構建“面積”情景教學。在正式講解內容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一些圖形,如:紅旗、電視、黑板等等,讓學生將這些圖形進行大小比較。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會主動發表自己對圖形大小的意見,并闡述原因。待學生之間討論之后,教師便可以開展“面積”知識的講解和教學,讓學生了解面積的計算方法、面積大小的對比方式,促使學生掌握系統性面積的相關知識。最后,教師再借助課堂實物進行實際練習,讓學生分組對黑板、電視以及紅旗進行大小面積測量和對比,得出最終的答案。通過利用多媒體和情景模擬導入面積情景教學,為學生構建快樂輕松的面積測量活動,引導學生對各種物體的面積大小進行討論,利用疑問”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欲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優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質量,而且還能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實現學生問題解答能力的提升。
2.構建探索式教學課堂,鍛煉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趣味性知識點,小學數學課本中幾乎每一章節都有數學趣味知識拓展,這些知識內容既包含非常多的趣味元素,又是該章節數學知識的拓展,這對構建“趣味化”課堂來講非常有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奧數知識引入課堂,讓學生基于基礎數學知識內容,探索奧數類型的拓展題,鍛煉學生數學思維邏輯,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取樂趣。
例如,在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基礎教學內容上,引入程解答的奧數題,如:三位小朋友分糖果,小明先將自己的糖分給小紅和小華,使得小紅和小華的糖變為原來的兩倍,然后小紅再分糖給小華,使得小華堂果數變為原來的兩倍,最后小華分糖給小明,使得小明糖果數量是原來的兩倍,而三位小朋友一共有64顆糖果,問三位小朋友原來各自有多少顆糖?問題提出之后,學生之間會進行激烈的討論和分析,甚至會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解答。針對這種典型的逆向思維問題,學生在列方程式分析和解答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數學學科的樂趣,學習興趣自然也得到提升和發展。
3.豐富教學方法,構建“趣味化”教學模式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刻板和單一,無法展示數學課堂的價值和魅力,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科認識存在局限,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因此,為了改善學生對數學的固有認知,教師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利用微課、問題式、專課堂等模式開展數學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充分展示數學的魅力和價值。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構建“微課+網課”數學課堂,將數學知識利用多媒體視頻、圖片以及數學模型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思維,為之后高年級的教學奠定基礎。如,在講解“圖形的運動”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視頻展示各種圖形的運動軌跡,讓學生更加形象地了解運動中圖形的變化和規律。同時,教師可以將視頻傳送至網絡課堂,也可以分享到家長交流群,在課堂上沒有學懂的學生,可以在課后反復觀看和理解,切實保障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4.結語
總體來講,“趣味化”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講非常重要,是優化教學質量不可低估的方式。在當前教學環境下,將“趣味化”融入小學課堂,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活躍學生數學思維,讓學生在趣味探討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實現自身綜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汪俊瑛.淺談小學三年級數學的趣味化應用題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147
[2]張婷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缺失問題的應對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3):66
[3]鞠真.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