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萍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德育成為教育教學非常重要的內容,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也成為我們育人的目標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采用何種自然德育生活設計策略,增強學生對國際文化的理解,幫助學生建立起多元的文化價值觀念,成為目前自然德育中非常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認識世界;自然德育;生活設計;策略
一、自然德育概念及內涵分析
“自然”指的就是真實的兒童生活,以及學校創設的具有真實性的生活學習環境;“自然德育”指的是德育遵循兒童身心發展和成長的規律,德育活動與兒童生活相結合,活動可以是模仿生活、創建情境,可以高于生活、預設發展,但必定真實有效;在自然德育視野下設計開展的各類認識自身、認識同伴、認識社區、認識世界的活動,通過真實、自然、與兒童生活緊密結合的活動過程和活動教育,初步培養兒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自然德育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在活動中體驗、感悟、自省,在實踐中培養孩子的道德認知,獲得一定的道德體驗,形成一定的道德規范,構建自己的道德體系。基于認識世界的自然德育生活設計要從自然德育理念出發,借助不同的德育策略,為學生創設“自然化”的德育環境,讓學生能夠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幫助學生建立起國際文化觀念。
二、基于認識世界的自然德育生活設計策略分析
(一)確立認識世界視角下的自然德育理念
基于認識世界的自然德育是自然德育視野中學校生活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劇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在逐漸變小,世界也在向地球村的方向發展,因此從小幫助學生樹立世界文化觀念,建立正確的國際文化理念,成為目前最為重要的一項任務。
(二)以認識世界為目的,開展系列自然德育活動
基于上述自然德育目標,學校結合國際教育熱點,開展了一系列以認知世界為目的,加深學生對國際文化理解為目標的自然德育活動。比如:2018年12月24日至29日,我們燕湖小學開展了 “一帶一路”國際理解日暨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此次活動歷時一周,力求能夠在傳統文化的熱潮中讓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民俗文化和風俗習慣,感受不同國情下的風格迥異的文化,讓學生從小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此次“一帶一路”的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步學習與了解階段。由班主任組織學生以“一帶一路”國際理解教育為主題,了解古代“絲綢之路”這一歷史事件,了解什么是習爺爺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利用中午閑暇及少先隊活動課介紹相關國家的國旗、人口、國歌、藝術、風俗、教育等知識,了解我們的“一帶一路”給他們帶來什么變化,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二階段,收集與匯報的階段。各班確立好主題之后,廣泛收集名勝、名畫、名人、名言、名建筑等圖片,快速在班級板報或走廊上開辟欄目展示,很多班級還將討論和學習的過程繪制成了一幅畫或手抄報,布置在學習街區。第三階段,展示與交流的階段。第一部分由每班派代表參加“比一比誰知道得多”主題演講活動,展示中,小朋友們就本班主題娓娓道來,內容與形式精彩紛呈;第二部分是自由展演,各班在29日中午閑暇課及第一節課中開展了各自的主題活動,有個性服飾秀、特色美食展、歌舞表演、模擬國外小學生的一天等,部分家長志愿者還被邀請進班一起參加了活動。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還要結合時政熱點,結合我校自然德育教育系列活動的最終教育目標,開展更加多樣化的自然德育活動,讓更多的孩子更加深刻地了解世界文化,讓他們能夠懂得尊重差異,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去學習、生活、體驗不同的文化內涵,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品質現代化人才。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潘群.生活教育理念下五年制學前專業“親自然”德育實踐活動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