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文化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效率具有了更多的關注。尤其是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增加、社會發展的需求、競爭壓力的增大,使得高效教學更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本文通過對于教學不同因素以及不同階段的分析,提出相關的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學的不同內容,是對于課堂效率進行提升的重點因素,需要進行關注。
【關鍵詞】 ?高中語文 高效課堂 構建探析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056-01
0
引言
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不僅要獲得豐富的知識,更要培養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但如何實現這一教育目標,實為教學實踐的難題。筆者以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得兩個調整——教師角色調整、學生角色的調整,實現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做到兩個提升——運用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針對不同教學的內容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程度和理解水平。
一、構建高中高效語文課堂的因素
構建高效課堂因素有直接的有教師、學生和教學技術、教學智慧,遠的有學校辦學理念、社會意識。關鍵是課堂中師生的角色因素。
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的漢語語言運用能力已經較高,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容忽視。如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理解其現實運用等,同時還要積極參與交流討論,提升思維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內容也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的因素,教師要做好角色調整,不宜傳統式的主講式,而是主導式、配角式。針對不同內容、不同階段、不同對象,教師要充分做好自身的角色轉換,讓學生在任何條件下都能準確運用課堂角色來駕馭課堂。
因此,構建高效課堂,在課堂內要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充分調動角色力量,將課堂知識與時代精神、現實文化融為一爐,全面提升課堂效果,既將知識與能力教學體現出來,同時又將宏大的思想精神深入課堂與學生。
二、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方式
高效課堂,涉及到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內容,涉及到師生及手段技術等要素,但在構建過程中,我們還要做要三點:
1.課前準備,師生兼備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在課前準備階段,一是教師要充分預估課堂現實及發展趨勢;二是學生要充分自學課堂內容,沒有自學就沒有真正的課堂教學,而且在教學中要積極思考。這一準備,有幾個要求:“第一、目標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能夠量化;第二、目標要有一個先后主次之分,把握什么是重點;第三,目標設定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既要有總體的要求,又要兼顧個體的意愿”。
教師需要在這一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明確。包括預估目標和拓展目標。例如,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就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目標,結合學生的課余興趣以及追星的興趣,將古詩詞的中的內容與學生的喜愛的電視劇進行結合剪輯,使得學生能夠對于詩歌的內容理解更為深刻,同時產生更為具體的印象。簡而言之,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實現教學的最佳效果。
2.課堂教學,學生主宰
課堂高效,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本身的高效,不只于識記或聽懂的高效,更在于交流與研究能力培養過程的高效、在于運用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效、在于思考力與聯系現實能力的高效。
而學生高效,源于課堂本身,源于課堂的實踐。如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課堂上就可以培養,討論與交流、思考與分析等也在課堂地進行,這種原生態的研討課將是學生工作的演練,是積極高效的過程和方式。無論是聽說讀寫能力,還是交流討論的方式,還是思考運用的技巧,全在師生的課堂上見痕跡。這樣的課堂便是生活的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學生獨特的能力具有啟發作用和模范作用,能幫助教師實現高效課堂教學。與之相聯系的是,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中, 要積極科學及時評價,即要關注評價的全面性更要關注評價的高效性?!案咝У脑u價得學生能夠受到教學評價的鞭策與鼓勵”。
3.課后拓展,深度探究
課堂高效,不能止于課堂,而應延伸到課后。語文知識包羅萬象,內涵豐富,課堂的教學永遠是有限的,而課后的閱讀與思考及研討才是后期最有效果的地方。根據現實高考改革,實行走班制教學,我們也應順著這一改革趨勢,大膽將課后的學習與課堂相結合起來。以蘇軾等為例,教學蘇軾的作品,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其相關的傳記,并且觀看紀錄片等,加強對于其生平的了解。在此之后,學生需要結合蘇軾的作品、經歷等,進行詳細的分析。這種內容的分析可以以小論文的形式進行呈現,以比較研究的形式出現,也可以要求學生應用其他的表現形式對其進行總結,展現出完整的探究過程,以及探究的結果即可。這樣一來,學生的收獲自然遠遠高于課堂本身,且更有延展性。
另外,教師可以組織相關的主題活動等,幫助學生交流與展示及運用。這 看起來是課外,其本質上卻是課內不可分割的東西。優秀的課堂,應該將課堂內外進行科學切分與整合,既能切分又能科學整合,實現課堂內外相結合、學習與生活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的結合,學生才真正實現致用。這“研究交流學習的形式,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構建,以及基礎思維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結束語
整體來看,在新的時期,教學手段與資源不斷豐富,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機會更多,所以,教師要構建高效課堂,一個重要的源頭就是充分利用這樣的現實,讓學生主宰課堂主宰學習主宰生活主宰自己。我們的教材是傳統文化,我們要將傳統文化與現實文化時代精神相結合。但在操作上,我們的教師還要多方考慮,聯系實際,因地制家,因材施教。
[ 參 ?考 ?文 ?獻 ]
[1]董武斌.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8):186.
[2]白振峰.優化教學設計 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3(37):171-172.
[3]韓義剛.基于多樣化教學的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華夏教師,2018(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