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翠萍
摘要:近幾年來,教育行業中小班化的教育理念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種教育思想主要是為了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愛好,不斷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能力。小班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小組與個性化教學相結合,有效地使用時間、空間資源。目前怎樣在農村實行小班化教學成為教師工作過程中亟待處理的問題,本文根據農村小班化的語文教學模式設計方法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班化;語文教學;設計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城市的不斷發展,農村小規模學校也逐漸增多,很多地區的學校并不能組成6個年級而且在校學生較少,大部分班級的學生人數在10人左右。開展小班化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優化教學資源,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果,但是,在農村小學中,小班化的教育沒有對教學理念進行完善,依舊是采用傳統教育模式對少量的學生開展教育,沒有最大程度地展現小班化教學的真正價值,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對語文教學模式設計的改革。
一、改革教育理念,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人類社會到處都是創造的地方,每一天都是創造的時間,每個人都能創造?!彪S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也慢慢進入教育事業中。素質教育的開展主要是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個體潛能,對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達到有效提升作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創新教育思想能夠有效利用小班化教學的優點,轉換教學理念,深入發掘每個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并將其落實到實際的創新教學活動中。
(一)促進學生自信心的提升
農村小學學生因為家庭經濟能力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學生缺乏家長關愛,綜合素養較低,所以,較多的學生展現出缺乏信心、內向、不善于表達的特點。通過新課程理念的指導,教師的角色應從知識的傳播者逐漸轉變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和引路者,并且為學生的教育進行課程開發。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且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對教材進行挖掘,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由思考、自由提問等,使課堂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世界,使其潛能獲得最大程度的發揮,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二)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發揚創新精神
由于班級規模較小,我們需要為全體農村學生提供更多關注的機會,開展小組學習,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的發言機會,尊重學生的觀點,對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良好保護,并且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表揚,使其能夠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得到更多的自信。
二、農村小班化語文教學模式設計策略
(一)設置教學相長的小班化
在農村小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對教學課程進行相應調整。新課改強調小學教育應該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建立一個活躍的課堂,展示學生的個性發展,以此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例如:在某一農村小學中,學校規模較小,班級少。為了能夠便于操作,學校首先在四年級和五年級中開展小班化的教育和教學,四年級的學生一共15名,其中男生8名,女生7名;五年級一共12名學生,男生女生各6名。這兩個年級的學生人數就十分符合小班化教育的需求,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夠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經過小組討論和實踐示范,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高參與性和豐富的課堂內容。
(二)活潑的小班制
某一小學從18年的5月在學校實行小班化教育。以“豐富課堂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個性,創造高效課堂”為主要目標,力求進一步發展每一個孩子的專業能力并不斷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學校把四、五和六三個年級的學生劃分為兩組。每一個年級都具有各自的班級文化,而班級文化則以板報的形式形成了“班級文化墻”活動。創建文化墻的主要目標是鼓勵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志向,培養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其中包含了繪畫、書法、音樂等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細節開始,最后實現美好人生。走進小班化的教師,活潑的工作和具有特色的文化墻,以及充滿個性、活力的學生,都展現了青春的活力。小班化教育的實施是基于擴大班級分組、有效轉化課堂教學環境、改革教育觀念的為前提。所以,我們應該確定清晰的小班化教學目標,即為重視所有學生的精神情感和生活品質,使全體學生能夠得到長期發展。
(三)創新多樣化的小班教學模式
“小班化”與“多元化”的核心價值觀有共同之處,即創造最佳條件,整合教育資源。因此,我校結合農村小學的實際教學狀況,將“小班化”與“多樣性”有效結合,找尋能夠適應農村實際教學情況的教育模式。開展小班化的教育建設能夠有效展示我?;盍吞厣?,最大程度體現了生活的生命力。通過對學生的座位擺放進行調整,由傳統的座位風格轉化成小組合作模式,以4人、6人為一組,這樣讓學生進行更多交流,幫助教師細心觀察每一個學生,不斷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與此同時,我們也做出了“大”發展的課堂,“多樣化”為“小班化”供應了豐富的內涵。“教學多元化”作為一門學科研究,是以小學生人格健康發展、自主學習、實踐、創新能力為基礎的。
三、結語
小班化教學作為一種教學觀念,為孩子提供了更寬廣的活動和展示空間,并且營造了輕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和環境,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潛能開發,促進學生好奇心和自信心的增長。小班教學,就是讓所有學生都有平等的教學,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最大程度享受教育資源和教師。我們應該相信,未來農村小班化的教學將會在教育事業不斷散發光芒,逐漸變成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教學模式,培養出更多具有個性、能力的現代化人才。
(責編 ?楊 菲)
參考文獻:
[1]王玉平.談農村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