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琴 倪紅琴
摘要:“葉圣陶閱讀教育思想在家庭閱讀教育中實施策略的研究”是我校承擔的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通過問卷調查、文獻研究和實踐研究,我們梳理了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果。
關鍵詞:葉圣陶閱讀教育思想;家庭閱讀;實施策略
一、調查我校學生課外閱讀現狀,把握研究現狀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本校中高年級學生家庭閱讀存在如下問題:1.學生課外閱讀量少;2.學生閱讀興趣不高、能力低下;3.學生課外閱讀資源貧乏;4.親子共讀氛圍不濃厚。在統計分析小學生課外閱讀、家庭閱讀教育中的現狀,我們對小學生家庭閱讀教育中存在問題進行討論分析,試著提出針對性的策略并付諸實踐。
二、研讀葉圣陶閱讀理論,夯實研究基礎
葉圣陶的精讀理論:精讀就是通過對文章字詞句段篇的理解和感悟,正確把握文本內容、思想感情和寫作特色,從內容到形式走一個來回,做到言意兼得。
葉圣陶的略讀理論:略讀是指學生根據已有的閱讀經驗,無須教師的指導就能自主閱讀文本,正確理解文本。略讀指導的原則是“提綱掣領,期其自得”。
葉圣陶的讀整本書的理論:整本書閱讀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閱讀相比,內容更加豐富深厚,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涵養是單篇文章閱讀所無法實現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讀整本書,可以讓學生接觸到豐富的閱讀材料;可以評鑒不同作者、作品,鍛煉學生思維;可以在閱讀中接受不同文化和觀念的熏陶,獲得豐富的個性化閱讀體驗;可以在大量課外閱讀經歷之上,積累閱讀經驗并提升閱讀能力。
葉圣陶書的易讀性理論:易讀性是指文本適合閱讀和理解。閱讀者能用不多的時間,用較快的速度進行閱讀,獲得準確的文本信息。
三、指導學生閱讀策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1.指導學生閱讀中進行預測。讀書貴在眼到心到,讀與思緊密結合。閱讀前面的內容,可以從文本風格、邏輯關系和主題思想等方面預測后面的內容,隨著閱讀的推進,發現作者的表述和預測的異同,獲得新的知識建構和意義認同;2.引領學生閱讀時進行知識整合。閱讀的過程是各種知識、思想碰撞的過程。如果零碎孤立地獲得一些知識的片段,可能收獲不多。反之,如果能主動構建知識體系,不斷同化或順應將各種知識納入自身的知識框架中,就會讓閱讀得到質的飛躍。3.提醒學生閱讀中善于反思。好的讀者能對文本的優劣做出評價,認識到文本中不合理的東西,也能對自己的閱讀體驗進行反思。我們可以經常讓學生思考以下這些問題:文章言之成理嗎?有沒有字詞或語句把你難倒?你對這個主題的理解是什么?讓學生在不斷反思中更深入地認識文本。
四、優化學生課外閱讀評價策略,濃郁研究氛圍
(一)閱讀摘錄,積極引導
中高年級每位學生一本《閱讀摘錄筆記》,以作業的形式布置下去,學生可摘錄自己所看書目的好詞佳句,并簡要表達自己的閱讀心得,經教師的評閱反饋,在反饋的基礎上改進,日漸精益,學會閱讀。相比于以上環節的整體引導,這一方式更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每個學生在閱讀中會出現不同問題,有不同的感受,教師的評閱反饋針對學生個別問題,有效引導,讓每個學生愛閱讀,會閱讀。
(二)各類評比,豐富體驗
為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也為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開展不同的閱讀活動,如“書香之班”評比等。對于學生的閱讀成果,給予大力表揚和鼓勵,評出“書香之班”“朗誦星”等稱號,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激發他們繼續閱讀的熱情。
(三)閱讀考級,拾級而上
動員學生參加閱讀考級,達到全員參加,召開會議共同商討并布置如何引導學生閱讀相關書目。為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整本書,能做到精讀略讀的合理應用,我們抓住了區內閱讀考級這一平臺。閱讀考級重在對整本書的閱讀了解,需要教師精心指導,需要學生積極配合,我們試行“了解背景——粗讀標題——細讀內容”這——方式,運用葉圣陶精讀和略讀理論,引導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讀完整本書,并掌握書中內容,輕松通過閱讀考級。
五、構建家庭閱讀策略與途徑,突顯研究實效
(一)家長學習,授之以漁
家庭教育首先要引起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并引導家長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我們以班級為單位,給每位學生家長發放《家庭教育讀本》并配之“摘錄筆記”,定期檢查,協助家長確立正確的閱讀觀、兒童觀、發展觀等。《家庭教育讀本》生動鮮明的例子在如今家庭中一直上演著,這一方式教給家長閱讀教育的方法,授之以漁,在傳達給家長閱讀重要性的同時也通過家長的閱讀行為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潛移默化中感染孩子重視閱讀,全面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科學培養教育,挖掘孩子的發展潛能。
(二)家校聯系,長效激勵
在校學生每位學生家長都開通了“家校通”,方便了家長與學校的聯系,在這個平臺的基礎上,呼吁家長重視孩子閱讀,定期向家長推薦故事閱讀書目,并搜羅推送優秀的教育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加孩子閱讀量。同時,教師、家長加強聯系,獲得孩子閱讀進展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家校聯系是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措施,有效利用這一渠道對家庭閱讀提供經常性的指導,也使家長對家庭閱讀教育方法的掌握能收獲更多。
(三)家校會晤,實時指導
我們以班級為單位,定期開展家長會,及時為家長解疑,針對出現的各種問題提供幫助,努力與家長共創親子共讀條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會的召開是每個學校都存在的一個家校聯系的渠道,家長在參觀教室的時候感受“每一面墻都會說話”的學習氛圍,身臨其境之余孩子教育的影響,對家庭教育、家長閱讀榜樣的樹立、家庭學習氛圍的形成也會有所體會,加之教師面對面的解疑、指導,這種讓環境說話,讓家長體驗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家庭閱讀教育理念。
(責編 ?楊 菲)
參考文獻:
[1]任蘇民.葉圣陶德育思想研究[J].教育研究,1994(09).
[2]徐龍年.論葉圣陶的語文教育整體改革觀[J].教育探索,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