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鑫 劉麗 咸蘭斌
在初中地理的學習之中,“以圖導學”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地理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從而建立起完整的體系,更加精準地掌握地理學習的各個知識點。在地理的學習中,“圖”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圖像可以更加直接、簡潔地表達出一定的知識、內容,是文字無法取代的。
一、“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提出的背景及意義
(一)背景
初中的地理教材與地理圖冊中有著大量的地圖以及景觀圖、遙感圖、統計圖等諸多種類的圖像,這些圖像組成了一個內容十分豐富龐大的“地理圖像系統”,承載了地理學中大量的信息與內容,是地理學科的“第二種語言”,它可以更加直接、形象地表現地理事物的空間動態過程,從而生動地展示地理各要素的形態特征、數量特征以及空間分布,也可以展現地理的原理與規律,融合了整個地理學的知識,是其綜合體,這是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區別。
(二)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以圖導學”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將圖像穿插于教學之中,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此外,圖像是地理學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將枯燥的地理知識與生動的圖像相結合,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避免死記硬背。并且,觀察圖像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了解與記憶,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感與獨特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教師在使用“以圖導學”的教學模式時要做好降低學生理解知識難度的處理工作,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時,確保學生能正確運用地理知識。如在向學生描述地區的地理特點時,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猜測,并且在地圖中找出來。這種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轉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看法與認識。在課堂上,“以圖導學”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具吸引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教學活動,能幫助學生更加輕松、高效掌握所教內容,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它是一種適合現代教育的方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教師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學習,凸顯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滿足新課標對學生的要求。
二、“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
(一)圖文結合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有許多的基礎知識都通過圖像表達,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的根本是通過圖文結合啟迪思維,即呈現圖像,而且配上有關的文字表達與解釋,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更加具體地學習地理知識,從而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地理知識。例如,氣溫帶的分布、地形剖面圖、洋流的分布等這些知識都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思維能力、記憶力與空間感才能更好掌握。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局限于教材上的文字知識,要將知識具體化,運用“圖”的形式,加以“文”的敘述,使復雜的地理學專業知識更淺顯易懂,被初中生接受。
(二)以圖創境
初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心理,在課前通過展示一些地理風貌的圖片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講地形地貌時,在多媒體上展示出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廣西的溶洞等照片,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且可以引發學生討論,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成功導入所學知識。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鞏固記憶。
例如,在講解地球運動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倘若一味地跟學生解釋“晨昏線即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白晝是被太陽照亮的半個地球,而黑夜是沒有被太陽照亮的半個地球”,學生常常較難把握。通過以圖創境,教師可以結合Flash制作晝夜變換的動態圖畫,這樣一來,學生在觀察和分析之后可以更加形象直觀地把握地球這個球體本身不發光以及晨昏線的含義等知識,從而驗證了地球自轉的原理。
(三)填圖游戲
初中生比較喜歡具有趣味性和競技性的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根據初中生的思維能力與思維方式,結合本節課所學內容設計填圖游戲,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圖片、文字進行填充,再選擇學生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實現展示學生主體地位的目標,同時也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了關于我國臺灣地區這一部分知識后,可結合臺灣地區的地圖設計“填制城市名稱”的游戲,即讓學生準確地填制臨近城市的名稱。
(四)讀圖析圖
在初中地理的教材中通常配以許多圖像,用于解釋復雜、抽象的地理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課本中的圖像或插圖挖掘隱藏的地理知識,將這些知識與文字相結合,引導學生觀察圖像、分析圖像,并提出一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能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與識別圖像的能力等綜合地理素質,為深入學習、探究地理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告別“紙上談兵”的地理學習方法與課堂教學,做到真正的素質教育,激發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地理學習效率,寓教于樂。
三、結語
地理作為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形象地講解地理理論知識。地理知識過于龐雜,難以讓學生形成一個知識網,倘若借助圖像教學,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能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形象化,有利于學生記憶,而且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提出一改往常枯燥的地理課堂教學方法,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符合新課標對學生的要求。教師要主動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確保引導的正確性,發揮“以圖導學”的最大作用。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