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相奎
摘 要:初中物理是物理學研究的敲門磚,其中包含著最基本的物理基礎知識與思維,因此,掌握好初中物理中的學習基本方法與思想尤為關鍵。本文將針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情況論述啟發性提問對教學的積極意義與應用,以期望對初中物理教學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啟發性提問;意義;應用方式
隨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科學技術得到不斷發展與創新,同時其又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持續的驅動力,科學技術中蘊含的自然科學包括了物理學,機械制造,金屬技藝,車床工藝等目前炙手可熱的工業技術都深深依賴著物理學,物理人才成為了行業中寶貴的資源。物理學對于人類的社會文明進步起著推動作用,掌握好這門學科就要從其根基出發,理解好基礎知識與思想,那么,初中物理就是入門課程。啟發性提問作為一件優良教學方法,對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有著積極影響,現在,我們對這件方法進行詳細論述。
1 啟發性提問的含義
所謂啟發性提問就是指針對性提出問題以誘導學生對問題結果產生個人答案,激發內心潛意識以及個人感覺,很顯然,這種教學方式給予了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保留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對于學生的個人思維能力發展以及創新開拓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啟發性教學強調的更多的是誘導式教育,摒棄了傳統灌輸式教學,這對教學效果有著積極影響,尤其是物理學這種需要學生深入感悟的學科,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才是教學的目的。
2 啟發性提問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的作用于意義
2.1 現階段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不僅僅是初中物理教學,乃至整個中學教育都存在著過度應試教育的現象,由于中考,高考的因素,學校教育往往采用針對性極強的考綱教學處理課程知識點,考試大綱中沒有的知識忽略甚至是不進行教學,這對于自然科學來說,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開創式思維,把學生的思維水平與認知范圍約束在狹窄的知識空間內,學生就像籠中之鳥,井底之蛙,目光見識具有局限性。
(1)教學課堂開放程度低。中學物理教學,老師們往往都會憑借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考點教學,理工類教育就拿大量的例題進行剖析挖掘,開放性程度較低,這種陳舊的教育理念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只會把課堂學習當作個人任務,為了考試而奮斗,并不會本著濃厚的探索欲望在物理空間中積極前行,希望自己有所發現感悟。
(2)課堂教學過于緊湊。中學學習往往只有短短的三年,而第三年用于系統復習,所以,中學物理課程學習僅剩兩年時間,老師們為了完成教學進度,會在課堂中加快教學節奏,課堂教學安排的有時候就過于緊湊,導致知識擠壓過多,學生們一時難以消化吸收,形成知識斷層,干擾了學習效果。
(3)課堂提問不合理。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物理是一門剛引入的新學科,這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時間來適應陌生的知識,在課堂中,老師說課應加強引導性,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緩解其思維壓力,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提問存在難度較大,開放性低,提問方式單一等問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效果低不良現象的出現。
2.2 啟發性提問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的作用于意義
采用啟發性提問方式不僅能夠解決老師提問藝術形式單一問題,還能夠增添課堂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加深學生的思維深度與理解程度,更多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看待物理問題的獨特見解能力,總體上來看,對于整個中學物理教學而言,將會舒緩應試教育帶來的局限性問題壓力,改善中學物理教學的課堂質量,給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帶來良好的基礎條件。
3 初中物理教學中啟發性提問的有效應用方式
前面我們分析了啟發性教學對于初中物理科目學習的積極作用,將這種教學方法引進到物理教學中勢在必行。那么,如何在教學中正確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呢?接下來我們將具體論述啟發性提問在初中物理中的有效應用方式。
3.1 采用啟發性比較式提問
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存在著許多關鍵詞相似的知識點,我們通過比較分析,加以明確區分,對學生展開啟發性提問將會加深學生對兩類知識點的理解與區別,防止其在應用中出現混淆與思維混亂。譬如,舉個簡單的例子,牛頓第三定律,這是關于一對相互作用的力的具體闡述,我們把一個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對桌面產生一個豎直向下的壓力F,同時,桌面對杯子有一個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這一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處于同一直線上,我們就將其成為相互作用的力,即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但是,水杯自身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其大小方向與水杯對桌面的壓力F相同,但二者并不是一碼事,一個是彈力,一個是重力,所以,老師在提問時就要針對性的區分二者,以增強學生的感悟。
3.2 采用啟發討論式提問
所謂討論式,就是指老師增強與學生的互動與探討,引入問題,通過交流探求知識點的內部結構與含義,增強對知識的理解,激發課堂興趣,增大課堂的開放性。例如,在聲,光,電三大現象學習時,采用討論式提問,我們以聲音傳播為例,老師們可以以子彈出膛作為情景進行提問,“有些槍我們是在打出子彈擊中目標后聽到聲音,而有的槍是先聽到聲音后目睹目標被擊中,這是為什么呢?”,然后,老師可以預留時間給學生自主探討,也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料增加課堂開放性,引入課堂學習知識,老師在該階段保持與學生的互動,通過提問保持學生的精力集中,然后給出答案:聲速為340m/s,手槍子彈速度約為300m/s,未超過聲速,就會是我們先聞其聲,在看到目標被擊中;而步槍子彈速度可達900m/s,速度遠超聲速,自然是先看到目標被擊中,才會聽到聲音。
4 結束語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用啟發性提問教學方式,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物理教學效果的優良方法。在初中物理中教學中,教師運用啟發性提問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引導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思維意識,讓學生對于物理這門學科知識的了解有著開放的學習思維。
參考文獻:
[1] 譚征.啟發性提問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意義及應用方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5(4):97.
[2] 顧添柳.啟發性問題應用于物理學習探究[J].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17(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