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一個龐大的國家,有著56個民族,然而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不同的民族精神,因漢族人口眾多,從而分成了少數民族與漢族,而民族文化構成了多樣新的中華文化。這是由歷史及當代世界的客觀事實所決定的,在歷史的長河中,中華子女對中華民族文化從未放棄。
關鍵詞:民族文化:多元文化;和諧文化;傳承
引言
多民族的中國,也是多元文化和諧發展的文化大花園。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華夏各民族在生存與發展的歷程中共同創造的,我們56個民族將攜手發展光輝燦爛、源遠流長、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這是包括漢族和其他55個少數民族在內我國所以民族都做出貢獻并理當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
一、民族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1、民族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二十世紀初以來,不少社會學家、歷史學家、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都在研究不同的民族文化與民族語言。在不同的民族語言中,對“文化”一詞的認識和理解是不盡相同的。
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這也跟它的歷史文化有著巨大的關系,然而隨著歷史我們也產生了民族文化,這更讓我們國家的文化悠久流傳。中國史書上記載著各個時代分布在各個地區的民族,特別是許多地方志詳細地記載了各民族的經濟活動、生活文化、風俗習慣、語言文字等。甲骨文中記有和股人接觸的“羌方”、“鬼方”等人。漢族祖先,稱為“華夏”族,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族形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是數千年歷史發展自然形成的,這也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基石。住在他們周圍的人被稱為“北狄”、“南蠻”、“東夷”、“西戎”等,這些都是對當時少數民族的泛稱。其實,這些名稱都包含著古代不同民族的人,然而我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們也在其中努力奮斗。
2、民族文化的特征
在中國民族璀璨悠久的傳統文化中,和諧以及和諧教育思想是極富有價值的組成部分:更由于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的歷史底蘊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提供了本研究的基礎和可能,彰顯研究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追尋民族傳統文化心理的淵源,發掘和諧教育思想的豐富內涵,重塑正確的多元文化價值觀,探索和諧教育與多元民族文化的關系并揭示其間的客觀規律,構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和諧教育理論以推進新時代、新環境、新生活下我國民族地區的和諧教育實踐,進而促進全球化時代多民族中國和諧社會的構建,讓我們整個大民族繁榮昌盛、蒸蒸向上。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我們都在為這個國家不同的做努力,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會留下一段屬于我們自己的歷史意義。
中國是一個自然多元共生。物種多元共存、民族多元化、社會多元和諧的神奇國度。55個少數民族總人口達1.06億,其中人口超過100萬的,分別是回、壯、滿、蒙、苗、藏、維、彝、土、傣、布、侗、瑤、白、哈尼、哈薩克等18個少數民族的絕大多數集中分布在總面積達611.96萬平方千米,占我國國土總面積64%。
據統計,我國56個民族,有120多種少數民族語言,50多種少數民族文字,實際使用的少數民族文字22種。每個民族至少有一種語言,有的還會講幾種語言,但大多數我們都以漢語為主,但是每個民族都有它與眾不同的含義,需要人們去銘記,去用心感受它的歷史意義。
二、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中國屬于一個統一性的多元化的國家,自古以來,居住在中國土地上的是中華各個民族稱為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包括56個民族,因為漢族人口眾多,所以我們分為漢族和其余55個民族稱為“少數民族”。
中國的少數民族除了漢族以外的都是少數民族,他們自身都很有不同的魅力,在歷史長途的文化中,我們制造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我國的每一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不同的曲種,例如:藏族的藏劇、白族的白劇、壯族的壯劇、蒙古族的漫瀚劇、朝鮮族的唱劇、滿族的新城劇等等。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也沒有去觀看過這些劇,可是我們應該想想我們經常看的相聲,這個也是屬于民族的文化,也是屬于中國的,我們應該多去看看,去了解了解、去揣摩、去思考、不同的事情,我們也要鼓勵后人傳承下來,不僅僅是音樂、相聲、舞蹈,還有陶瓷,樂器等,值得我們去探發,去深究,中國是由中國人撐起來的,而中國民族文化也是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人民傳承下去的。愿我們的中國文化更加的發揚光大,永不抹去。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在不斷地進布傳承下來,我們也建筑了不同風格民族文化的城堡,例如:回族伊斯蘭教的清真寺、蒙古族草原上的蒙古包、傣族的主樓等等;因各個民族氣候經緯不同,從而導致各個民族的飲食習慣、生活環境、生活習性、建筑屋房等等,也更加導致民族文化發展的不同,這就更讓我們國家的民族文化富有,這也能夠顯示中華子女的聰明伶俐、富有學識和善于思考。
三、結束語
對于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來說,絢麗多彩的多元民族文化是其歷史長河中波瀾起伏、不可磨滅的華麗樂章。我們會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奮斗,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都在不斷地努力,在不斷地向著美好走進。雖然我們人口數量居多,但我們是一條心。希望中國人民都能深刻的意識到,中國民族文化是由我們中國人不斷傳承、繼承和弘揚的。
參考文獻
[1]中華民族文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解析.作者:樊盛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西華大學2014(學位年度)
[2]云南民族文化軟實力提升策略研究.作者:胡艷.公共管理云南財經大學2013(學位年度)
[3]湘西民族文化元素在酒包裝設計中的應用——以千年湘西酒系列包裝設計為例.
作者簡介:
肖秋潔,出生年月:1996.10.12,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精確到市):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