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武
摘要:一直以來,足球運動具有不同于其他體育項目的特殊魅力,足球運動具有競爭性、對抗性、娛樂性與健身性等多項特征,且其比賽的結果又具有不確定性,因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與喜愛,同時也為我國高校大學生所熱衷與喜愛,如今,足球運動不僅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同時也是學生參加課余鍛煉、豐富校園生活的重要選擇。通過對高校足球教學的研究,不僅有利于大學生良好身心素質的培養,而且有利于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本文對當前我國高校足球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創新性解決措施,以為我國高校足球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高校;足球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一、高校足球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理論與訓練缺乏協調性
足球運動是一項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實踐性體育項目,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有復雜的實踐技能知識,因此,足球教學應該充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然而,當前我國一些教師在高校足球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在理論與訓練實踐方面沒有進行很好的融合,學生難以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實際訓練中,也難以實現理論知識與訓練實踐的協調發展,從而大大影響了足球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足球教學方法過于傳統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足球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采用講解示范法進行教學,先對足球教學內容進行口頭講解,然后再對自己所講的技術動作內容進行分解示范,完成講解示范之后,就由學生自己不斷地訓練,然后再對其進行一定的指導,或者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足球比賽,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然后再根據檢驗結果進行進一步的指導。雖然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教師按時完成教學目標,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卻過于單一陳舊,沒有做到很好的創新,缺乏趣味性,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不利于足球教學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習慣的形成。
(三)足球教學模式單一
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征、足球基礎、學習能力以及身體素質等,然而目前在我國大多數高校的足球教學中,通常采用的是統一的集體授課制,缺乏足夠的針對性,沒有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另外,多數教師采用的是同一種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缺乏新穎性與多樣性,難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師資力量比較匱乏
在任何一個教學活動中,教師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師能夠很好地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然而,當前我國多數高校中,足球教師的數量仍然非常少,甚至也有一些教師同時兼任多個項目或者多個年級的教師,教師教學任務相對繁重;另外,足球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多數擔任足球教學的教師專業素質還不夠高,需要進一步提升。
二、高校足球教學創新的策略
(一)將足球訓練與文化理論相融合
開展足球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使學生充分掌握足球運動知識與技術;另一方面,使學生通過對足球課程的學習,充分認識足球運動的獨特魅力,并使學生樂于參加足球運動與其他體育項目,以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因此,在足球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將足球理論教學與訓練實踐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在開展足球訓練的過程中,加強足球文化知識的講解,如足球運動的起源、發展歷史、價值與特點等,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全面地認識足球運動。
(二)積極創新足球教學方法
教師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積極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法等,以激發學生學習足球運動的興趣與熱情。教師可以通過對足球運動視頻的播放,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足球運動的技術動作,以加深學生對足球運動技術的理解。另外,教師可以播放足球運動比賽視頻,讓學生深切感受足球運動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充分體驗足球比賽中團結互助、堅韌不屈的精神,以不斷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三)積極創新足球教學模式
足球運動是一項需要隊員之間密切配合的集體性項目,需要學生之間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與習慣。因此,合作教學模式對于足球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對合作教學模式的實施,既有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使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默契,又有利于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比如,可以將合作教學模式運用于學生的傳球訓練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包括6~7個人,使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由第一個人開始傳球,以此類推進行傳球練習。
(四)加強足球師資力量的建設
作為高校足球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法自覺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水平,積極學習其他新型的優秀教學方法。同時,教師也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以增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作為高校,應該積極引進更多優秀的體育教師,提高招聘的標準,并對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進行嚴格把關,同時,學校也應該經常性地組織教師交流與培訓工作,以進一步增強教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高源.自組織理論視角下高校足球教學的創新與應用[J].運動,2016 (5):85-86.
[2]權華.高校足球教學中自組織功效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5,5 (6):134-134.
[3]王樂,閆濤,南彩霞.高校足球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 (18):100-101.
[4]董捷,李超.高校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8 (3):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