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延輝
摘 要:當前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下,加強水利工程建設,切實提高水資源的應用效率,有助于實現資源可持續化發展,所以當前必須要充分重視水利工程儈理工作。其中預算管理有助于規范管理單位的具體行為,進一步優化施工設計方案,切實降低成本支出。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討預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預算管理面臨的制約因素與具體的管理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資源管理效率,切實發揮社會經濟效益。
關鍵詞:預算管理;水利工程;應用
引言:
近幾年我國水利工程行業不斷發展與創新,企業面臨著眾多的機遇和挑戰。但是當前市場經濟體系尚未完善,大部分企業的經濟效益差強人意,嚴重影響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生存。為了進一步推動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強成本控制,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探討和分析。
一、預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規范經濟行為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通過預算管理工作能夠大致了解資金總體需求,有助于水利工程單位進行預算申請,并且在此范圍內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進行資金分配,有助于實現資金的高效應用。由于環境呈現多元變化趨勢,所以預算計劃在執行過程中難免會存在部分問題,但是預算管理是貫穿于水利工程全過程,通過預算管理能夠實現全程監督并且執行相關的調控計劃,確保預期設計的目標高效實現。
2、優化工程設計方案
水利工程在建設之后是否能夠完成預期設定的目標,充分發揮理想作用和優勢,一定程度上的取決于方案的設計情況。所以水利單位必須在編制施工計劃后,要確保施工人員能夠以編制的各項指標為標準。有針對性的評估設計計劃中的各項指標,尋找設計方案中的不足之處能夠進行有效的調整和優化,從而選出合理方案。
二、水利工程管理中預算管理面臨的問題
1、預算管理人員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水利工程的覆蓋范圍較廣,業務也十分復雜,預算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養有較高的要求,但是根據當前我國的水利工程項目預算管理人員來看,專業水平亟待提高,管理經驗十分匱乏。由于部分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缺乏法律知識,一旦遇到突發類事件時,通常是消極應付,難以確保風險的有效規避和預防。由于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與綜合素養對于水利工程預算編制工作的準確性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要提高預算管理人員的素質與業務水平。
2、工程分析能力匱乏,缺乏大局意識
水利工程預算管理過程中,預算人員并未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調査,也無法從整體掌握工程情況難以進行全面的評估和預測,所以預算報告內容漏洞百出且十分粗糙。由于部分施工單位并未充分重視預算管理的重要性,所以也難以充分發揮預算管理方法,難以對水利工程進行科學合理的宏觀調控,不利于水利工程預算管理工作有序發展。工程具有較強的動態顯控機廠,所以水利工程各部門之間必須進行緊密聯系,如果難以進行協調工作,導致各部門的預算無法反映實際情況,信息不對稱等等,也難以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效果。
三、完善預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中的應用措施
1、采用責任追蹤個人機制
責任人屬于預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有助于貫徹落實好職責,切實降低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效優化預算方案。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須要充分重視水閘與河堤、渠道供水問題,由于這些因素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在預算計劃過程中應當考慮到合理的范圍之內。通過對各項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和探究,才能夠避免出現破裂現象。
2、建立預算管理組織系統
水利工程企業必須要構建科學完善的管理系統,加強預算管理工作,例如成立管理委員會,主要是由領導部門以及企業管理人員組成,進一步貫徹執行好預算工作。財務人員也應當有效進行全面的預算與審計,該項工作屬于復雜繁瑣的工作,所以應當構建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有助于確保運行規范化與標準化。構建并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預算管理體系,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質量與效率,在制定預算管理體系時,必須要綜合考慮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能夠結合自身的發展經驗以及各項信息進行全面預算體系構建,能夠及時更新預算管理系統,確保自身的實際情況與預算管理系統和貫徹落實好全面預算的各個環節,才能夠進一步推動水利工程該項工作的有效進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預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難以忽略的,但是在具體的工作中仍然存在著部分問題,亟待解決和完善。必須要結合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有效優化,并構建完善的預算計劃,確保個人與部門能夠根據相關的計劃循序漸進的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預算管理作用。水利工程也應當有效結合先進的技桶工作技巧,加強預算執行工作的監督與管理,能夠及時更正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優化內控制度,切實完善預算管理工作流程,有助于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效能。
參考文獻:
[1]趙麟杰.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研究與應用[J].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2019,8(3):38-42.
[2]張玉龍.會計內控構建下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持續發展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7,10(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