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經濟的發展,我國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提升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成為了當前高校的主要教學目標。通過就業指導,教師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使學生滿足當今時代的社會需求,成為多元化的就業人才,提升他們的自主創業能力,增加他們就業的機會,促進他們對創新創業、就業形勢的理解和掌握。
關鍵詞: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大學生;就業指導
近年來,在學生剛剛步入大學校園時,高校都會開展一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課程,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自己專業的就業形勢,認識到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就業內容。使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定的規劃,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高校深化改革當前就業指導的課程體系,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內容,培養學生具有創新創業的能力,使學生適應社會的時代要求,從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指導教學有機的結合,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的能力。
一、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視角下影響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關鍵因素
(一)獨立人格的影響
獨立人格是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影響心理發展的關鍵因素,呈現出獨立性、自主性和創新性,展示出學生對外在事物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實現自我的價值體現,保持思想的相對獨立性[1]。具有獨立人格的學生往往具有強烈的獨立思想,形成較強的自主性,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評判就業的形勢,追求就業指導的長遠發展。就業指導根據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需要設計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高度關注人的價值體現,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確立他們生活的積極態度。
(二)批判性、歸納性思維的影響
批判性思維是學生的一種心理發展狀態,具有批判性、復雜性及創新性等特點,使學生產生懷疑的理念和精神,敢于對身邊的事物提出質疑,思考就業形勢中存在的例外,尋找例外的情況發展,為自己找到多條發展道路。歸納性思維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獲得創新創業知識主要的思維活動[2]。高校培養學生推理的能力,使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出整體的就業內容。高校在創新創業培養視角下將批判性思維和歸納性思維相結合,提升了學生對就業形勢的了解和分析,增強了他們的就業能力,提高了他們對就業新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三)洞察力、決策力及團隊協作能力的影響
就業指導使學生形成敏銳的洞察力、決策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敏銳的洞察力是指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對創業、就業問題有整體的把握,準確觀察到就業的形式,捕捉到創業的重要信息[3]。決策能力是指學生在抉擇精神和管理能力兩方面表現出的才能。在創業、就業時,學生敢于面臨創業、就業存在的問題,具有敢于抉擇的精力和膽量,收集、處理和分析對自己有利的就業信息。團隊協作能力是指創業者在創業時形成的能力,學生在創業、就業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這些人會對他們形成幫助。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步增強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提高他們溝通與交流的能力。
二、創新創業培養視角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意義
創新創業培養視角對學生就業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源泉,高校提升了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培養了一批具有較強就業能力的人才,滿足了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需求,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其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升了我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增強了他們的就業能力,緩解了他們的就業壓力,使學生充分接受就業新的知識理論基礎,擴大他們就業的范圍。
最后,大學生生活于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嘗試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高校通過創新創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增強了他們的綜合實力,提升了他們自我發展的意識,引導他們適應就業發展的新局勢。
三、創新創業培養視角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實施的具體策略
(一)構建立體化的創業、就業課程體系
現有的課程體系多由職業規劃、就業指導為中心的課程,而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就業指導課程則呈現出立體化課程體系。學校開設了創新指導內容,整合了創業指導實踐體系,創設出與創新創業有關的就業指導模式,推進學生對當前社會就業形勢的了解,增強他們對自身行業的掌握,提升他們對自己人生的規劃。學校將創新創業、就業類課程與專業的教育類課程相結合,開設出專業知識基礎、社會實踐活動及創新創業有機整合的活動內容,建立了一個立體化課程體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指導,促進他們對創業知識的掌握。
(二)優化就業指導環境,增強創新創業效果
創新創業是當前學生應具備的主要能力素質,學校要建立尊重知識、發揚創新、鼓勵創業的就業指導體系,強化學生的就業觀念,轉變他們傳統的就業理念,不斷拓寬他們的就業思路,樹立起他們創業的自信心,進而提高他們的創業能力,增強他們的創新能力。就業指導是指學校面臨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服務內容,學校逐步將創新創業內容融入到就業指導當中,擴大學生可以接觸到的就業內容,促進他們對創業、就業技巧的掌握,增強創新創業的效果,優化了就業指導環境[4]。
(三)搭建創新創業、就業實踐平臺
學校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就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構建出創新創業就業實踐交流平臺,促進學生之間經驗的相互分享,培育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增強他們的創新創業精神。通過實踐平臺,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了解,掌握到更多的就業信息,提升他們的創業意識,促進他們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豐富學生第二課堂的內容,進而提升他們的綜合實力。
(四)強化創新創業、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
指導教師是創新創業課程講授的主要力量,也是創新創業活動開展的主要支柱。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時,學校需要組建一支具有強大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強化他們的專業能力,提升他們對學生就業指導的水平,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增強他們對創業的動力。學校邀請具有豐富就業經驗的成功人士到校演講,創建強大的就業師資隊伍,傳授給學生更多的就業信息,教導他們敢于創新、勇于創業,增強他們的就業能力。
結束語
在當今時代,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正在發生著改變,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正就業指導形式,要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創業,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建設出良好的就業指導模式。教師建立立體化的課程體系,建設創新創業、就業的實踐交流平臺,提升學生對就業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增強他們的創業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鄒春霞.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視角下大學生就業指導探析[J]. 教育與職業, 2018, No.918(14):86-89.
[2]田蕾.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構建[J]. 湖北教育:領導科學論壇, 2018.
[3]賴婧, 周燁. 以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的就業指導模式探索[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18):44-45.
[4]謝學. 以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的高校就業指導模式探析[J]. 教育與職業, 2017(12).
作者簡介:湯平,男,漢族,籍貫: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生于:1981-6-10,機電工程學院,職稱:講師,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