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璐璐
摘 要:自主學習模式變體無數,本質上均指學習者習得提升自身學習效率的操作流程,并通過組織使其變為一種學習模式。本文結合當前高中英語教學方法的多元創新經驗與教學工作經驗總結,先透過基于自主學習模式研究的視角,經驗性的說明自主學習模式的兩層內涵;再從“思路決定出路”的理念出發,選取思路與方法兩個向度對與主題相關的高中英語教學自主學習模式實踐措施分別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中;英語;自主學習
英語作為語言工具屬性的特征在本質上揭示出了“學習無限制”的內涵,也就是說英語是一門不受年齡限制的學科,無論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只要方法適當,都可以獲得較高水平的語言習得。現代英語教育明確了教師“導”與學生“學”的主體作用,按照效果到原因的“由果至因”原理進行追溯,可以認識到語言習得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自主學習”,而且自主學習能力越強,其對應水平也會越高。因此,研究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模式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研究版塊。
一、自主學習模式內涵解析
自主學習模式是一種學習方法,有兩層內涵。第一層是指是指學習者以自身可調動要素作為核心,積極的采取高效的學習方法,形成符合自身習得節奏的“程式”,在形成自我主導的情況下形成一種內在機制,并使其成為一種學習模式。第二層是指以“自主意識”為中心,借助科學方法令自身情緒與狀態處于“參與”、“興奮”狀態,更高效的在不同形式中很快實現學習目標(可參考Walter Pauk 和Ross J.Q.Qwens 編輯的《How to Study in College(tenth edition)》四大部分提同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模式的范疇非常廣泛,它可以涉及到任何一個學習者想探索的領域,但自主學習模式也不僅僅是指“一個人的勤奮”,它可以囊括、吸納、嘗試各種可能的“合作”形式,以此實現自主學習模式的建立。因此它也是可調整、動態化的一種學習形式[1]。
二、構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模式措施
任何一項研究都包括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這種研究邏輯要求思路清晰與方法得當。下面選擇思路與方法兩個向度做出說明。
1、從思路向度實踐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模式,研究的是以學生個體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方法,其目標旨在提高學習效率。從學生個體而言,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應該選擇與主體相對應的相關要素,包括自主性的學習意識、情緒、狀態、態度、興趣、知識結構等,所以,首要的是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檔案”,分析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在區分差異的基礎上制定引導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從所學目標即英語學科本身出發,以人教版的高中英語為例,研究課程設計在不同板塊的能力培育傾向,如Warming? Up這個環節實際上就是“回答問題”,而之所以叫作“熱身”的理由也就是讓學生去“討論”、“搜索”、“研究”,打開自主解決問題的狀態,投身于單元課程的學習之中。根據教學經驗本文認為這個環節的重點是“通過問題讓學生面對問題畫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因為問題本身就是一個目標,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對問題進行拆分、解構,并在拆分的基礎上運用已有知識去解決“未知領域的何以如此”。另外,自主學習模式關涉到“導”與“學”兩個部分,因此教師在其中的“引進門”的關鍵性作用也要突出,所以教師科學的引導也應該作為自主學習模式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總結起來講,應該按照學生檔案-教學課程-教師引導三個方面進行構建。
2、從方法向度實踐
根據因果邏輯可知“用什么樣的方法就有什么樣的結果”,方法本身在應用中很難看到其形式表達,而是作為一種邏輯支撐在起作用。因而在自主學習模式的方法實踐層面,應該注重對方法的選擇,以及不同方法運用所遵行的邏輯路徑。
從學生個體方面講,教師在英語習得檔案的個性劃分上要對其開展初級評估,總體上有一個把握,然后借助課堂互動包括游戲、熱身等調動學生情緒,使其進入狀態。以Warming? Up環節為例,教師就可以引導式按照初級評估結果合理的分配問題,讓不同學生之間產生化學的“親和反應”,通過寫著問題的紙條尋找回答者,滿教室的尋找,即可以通過運動刺激大腦的海馬體,快速的讓學生進入狀態,也可以讓其在這種熱身中,形成“提問”、“回答”的自主學習模式,從而習得自主學習方法,打破非主動造成的“習得被動”,由此也可以把教學真正的帶入到自主學習的環境,以環境影響個體,從中塑造個體。從課程設計方面講,高中英語人教版的現有教材在每個單元的環節、內容與課后作業的設置很科學。所以,應該借助對課程設計本身的環節、內容與對應的能力培育,進一步選擇與其匹配的自主學習方法[2]。因為每一個環節的設置都與單元所及的專題密切關聯,是一個體系中的子系,因此一連串的“問題設置”與“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對比,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教授一種“專題化的研究式學習方法”,尤其是每個環節的設置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方法,所以把握住這個潛在邏輯就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在學習每一個單元時掌握“如何去探索一門新知識”的技能。從教師方面講,科學引導只是一個基本要求。因為自主學習模式的習得,要求教師既能設計出不同各類的自主學習模式,也要求教師在針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經驗進行形成性評估與總結,并恰當的將學生的經驗與努力轉化成為一種自主學習模式,真正實現以個體為中心的多元化自主學習模式習得。尤其是應該加強教師對于“學生自主學習主要特征”的挖掘,以此提升轉化效率,并幫助學生更為精準的建立自主學習模式,塑造出基于個性的自主學習模式。
總之,自主學習的理念與方法在現代教育中不可或缺,其應用已呈現多元化選擇。為了實現高效率的自主學習,除了對其相關的模式化的思考與構建,也應該注重個體差異在實踐中的適應性。因此建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模式研究還應該進一步探索“個性與自主學習”之間的關系,加強對自主學習模式的多元化研究與探索,提升我國青少年在英語學習中的效率與語言習得水準。
參考文獻
[1][3]王英.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探究[J].考試周刊,2019,(41):119.
[2]劉潤潤.高中英語教學中深層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J].赤子,2019,(20):243.